大华网 > 观点

因地制宜 提升兴村能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学习运用好这一经验,当前要以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抓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到适合乡村自身发展振兴的路子。

坚持系统化谋划,做到多谋善断。一是要“上接天线”,吃透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省市区工作部署的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做到胸怀“国之大者”。二是要“下接地气”,吃透本地工作实际和群众的实际需求,精准画像,坚持“镇有亮点、村有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如莲下镇程洋冈村依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特色资源,深挖“医、侨、文、树”等元素,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三是要“外接先进”,从“千万工程”中找到可学可鉴的实践参考,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坚持从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四是要科学决策,用好“四议两公开”制度,注重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注重征求“两委”成员的意见,注重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多想想“合不合法”,多问问“依不依规”。如溪南镇西社村设立“优秀建议奖”,对有价值、有利于村里发展的“金点子”进行表彰奖励。

促进组团式发展,实现资源优化整合。要打破单个村庄的界线,以片区或组团方式发展,解决单打独斗在资源、产业布局、招商引资方面的掣肘,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一是建立区域党建联盟,以党建为引领,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如澄海区依托所在村地理、历史、人文相近的特点,在东里镇樟林古港片、溪南镇南砂和公路片、莲下镇潮港片等四个片区探索建立“聚村联片联防”治安防控机制。二是建立特色产业发展联合体,通过“连横”“合纵”的方式,将各规模的专业合作社组成联合体,由联合体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实现产销联合和利益共享。三是成立若干村共同出资组建的一体化运营实体,通过一体化规划、项目化运作,集成化示范、片区化共享,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如推进土地全域整治、邻村共建通用厂房、共同招商,开发文旅、研学、营销策划等业务。

推动品牌化运营,做好特色文章。一是让乡村规划建设与品牌运营无缝对接,根据品牌定位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布局产业、设置项目,改变建设与运营“两张皮”的现状,避免项目建设偏离市场需求。可引入乡村运营师、招募运营团队,如潮南陇田镇东华村、澄海莲华镇西浦村的美丽蝶变与其合作的乡村运营公司分不开。二是对特色产品进行创意化包装设计,注册区域公用品牌等,推动农产品变成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一批充分展示地域特色的农文旅品牌。三是激活乡村沉睡资源,将乡村的非遗文化、历史名人、特色小吃、潮汕传统民间舞蹈、重要侨居侨宅、民间故事进行保育活化、推介传播。要借鉴浙江省安吉县尚书干村做法,善于运营、讲故事,以村名“尚书”为文章,谋划建设了尚书文化园、进士林等文化观光景点,每年组织召开“尚书文化节”,成为当地研学旅游热门地。

强化数字化支撑,打造智慧乡村。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数字化应用场景。一是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可改造的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重点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推广智能技术装备,建立智慧农业发展示范园区,实现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的转变。二是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以“粤智助”平台为抓手,推进更多涉农事项在线办理。深入实施乡村数字化治理,如凤翔街道北港社区实现了5G网络信号全覆盖,并且为辖区76艘渔船安装5G监管设备,实现对渔船“看得见、联得上、管得住”。三是对潮侨红文旅资源进行数字化挖掘,开展数字技术赋能,依托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古村落、中华战舞英歌舞、岭南第一侨宅等IP,开发虚拟VR体验项目,创造云展览、云演艺、云直播等数字化场景。

(作者单位:澄海区委党校)

作者:陈伟壁 发表日期:2024年04月09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