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统筹濠江乡村全面振兴 助推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濠江区是汕头市南部中心城区,是全省行政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区,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优越,三面环海,位于内外海湾交汇处,境内汇集广澳港区、汕头保税区、疏港铁路、汕汕高铁、深汕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等战略高地和交通关键节点。建成通车的海湾大桥、礐石大桥和在建的牛田洋快速通道、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等项目将贯穿全区,逐步形成一个城市化、工业化,又带着明显乡村肌理、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短板和不足

阶段来,濠江区按照“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把握深汕深度协作的政策机遇和汕汕高铁通车的有利时机,创建全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区,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汕潮揭都市圈协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就。然而,按照新发展理念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地区,还存在着以下凸显的短板和不足。

(一)公共服务和环境综合整治尚存短板。城乡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医疗、养老、信息、科技等配套相对滞后,老厝区、闲置宅基地、“三线整治”和污水末端处理问题未彻底解决,村庄规划设计、农房建设和风貌整体实施不规范。

(二)依赖财政资金投入问题较为突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仍然以依赖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创新多元投入方式方法不多。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乡村振兴缺乏机制渠道,社会力量投入乡村振兴不足,农村普惠金融覆盖范围较小,难于及时精准投向乡村领域。

(三)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薄弱。有相当一部分涉农社区至今没有集体经济产业,农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差,联农带农能力不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产业发展规模较小,产业链条短、融合度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农业效益不高。土地难以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展不快。大多数产业仍以家庭独立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

(四)“三农”人才短缺。鼓励引进人才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有经营管理和运营能力的人才缺乏,本土实用技术人才“难留住”。街道、社区基层“三农”干部数量不足,专业性人才稀缺, “三农”工作力量较为薄弱,与承担繁重的乡村振兴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制约基层组织主体作用发挥。

(五)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尚未健全。在一些社区,群众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不高;在一些乡村,垃圾处理、雨污分流、农房建设和风貌管控、移风易俗未纳入村规民约;在一些乡村,村务监委会、理事会、新乡贤等发挥共建共治作用不明显。

思考与建议

综合上述问题,结合加快濠江区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样板的总目标,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纵深发展

在“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群众开展“最雅四小园”创建,不断抓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等基础工程,逐村逐巷规划线路走向和整治措施,形成一村一方案,扎实推进农村“三线”整治,打出一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组合拳”。

(二)要建立大生态建设体系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构建“生态综合体+美丽风景线”的大项目体系。大力推动濠江“一江两岸”规划开发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治理相结合,高颜值修复生态系统,通过美丽河湖、美丽田园、美丽通道等建设,夯实濠江生态底色,体现濠江都市乡村特色。

(三)要构建“美丽城区+美丽乡村”的城乡融合“新格局”

高标准谋划“潮味风貌”精美农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认识都市田园的突出价值,深入推进“美丽城区+美丽乡村”建设,保留乡村风貌,重拾乡愁记忆,构建“沿路、联山、融乡”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精美农村,关键是要留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回忆,规划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农村。

(四)要挖掘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精细农业“新动力”

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定点指导,构建“一街道一产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濠字号”品牌优秀传统农业、渔业养殖和加工,打造优势产业带,促进农业增产增质增效;落实乡镇渔港升级改造,实现渔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业态,培育新主体,推广“农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以户入股”合作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化。

(五)要构筑“三农”人才培养和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新高地”

以人才振兴为突破口,借力省粤东技师学院、汕职院、汕头技师学院、濠江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多所职业教育院校资源优势,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培育精勤农民”等人才振兴工程,建成“南粤家政”实训基地,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工匠培训,发挥职业农民和农村工匠在社区工程建设、农房建设和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创建粤东乡村振兴实践中心,以国内乡村振兴经验做法和濠江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成效为课题,常态化开展有关的研讨研究、培训学习,作为汕头市乃至粤东片区乡村振兴、“三农”人才培养和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实训基地。

(六)要建立“四化”为基础的城乡融合“新机制”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规划布局道路、供水、供电、信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立区、街道、社区医疗一体化,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推进农村资源要素同权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城乡经济多元化,推动乡村产业多样化发展。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城乡融合示范区等为重要平台,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探索多元化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增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新动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街道,形成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作者单位:濠江区政协文史委)

作者:杨基平 发表日期:2024年04月09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