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那年家里种蘑菇

有一则谜语叫做“小伞一把把,长在大树下,不能当伞用,做菜顶呱呱。”打一种食物名,答案是:蘑菇。

长在大树下的蘑菇,其实应该叫做野生蘑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家就栽种过蘑菇,那蘑菇不是栽种在大树下,而是栽种在自家的房子里。

那时我家住在 “南极内”,这是一座典型的潮汕四点金,外加两条从厝,共住着7户人家。我家拥有3间房子,住着六口人。爸爸教书,妈妈务农,经济拮据。为了多赚一点钱,补贴家用,聪明的妈妈看到邻居家种植蘑菇,收入颇丰,于是和父亲商议,决定也来尝试种蘑菇,得到父亲的大力支持。

说干就干,家里专门腾出一间房子,作为种植蘑菇的场所。同时做好备料的工作。备料包括土块、稻草、牛粪。先是父亲到距离村里约500米的西面溪掏泥,并让其自然晒干,然后运回家里敲碎,一种敲碎成拇指大的土块,另一种敲碎成小指大的土块。这项工作往往由父母指点,然后由奶奶和小孩子来做。至于稻草,这个是容易的事情,我们是农家,每年收割自留地上的水稻后自然有足够的稻草可供使用。至于牛粪,倒是个难题,幸亏有住在山里的亲戚帮忙,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在山上捡粪,然后晒干后载来给我们。有了稻草和牛粪,我们就开始在自家屋后的旷埕上做储料。做储料这项工作很辛苦,先要打扫埕面,然后铺上一层稻草,长约5米,再在稻草的上面铺上一层牛粪,并喷上水,这样循环反复直至原材料用完为止,此时的储料垛高约1.2米,好像一只小型的中巴。记得那时邻居的小孩子在夜间,喜欢利用这储料垛来躲猫猫。每天早上要向储料垛喷水,每隔三四天就要“翻料”一次,即把原来的储料垛,一层一层地搬到旁边的空地,重新垒砌起来,在搬运的过程中,储料热气腾腾,伴有一股腐臭味,但我们一家人顾不了那么多,一直干到完为止。大约四十天后,储料的稻草和牛粪融为一体,色泽变成黑褐色,此时就可把储料搬进房子里。

种植蘑菇的房子,需要搭竹架,作为蘑菇的温床。早些时候,父母亲已经准备好搭竹架的用品,并专门到邻村请来师傅来搭竹架。竹架分为左右两大架,每架分成三层,每层高约60厘米,架与架之间留有一条约50厘米的小路,以便进料、喷水、采摘等工作。大约三天后,架子搭好了,毕竟师傅就是师傅,架子搭得美观结实,以致小孩子把它当做床,大有一种想到上面躺下睡觉的想法。

搭完竹架床后,我们就开始进料了。先是进储料,厚度约5厘米,然后把事先购买来的蘑菇菌种小心翼翼地栽上,再铺上一层小指大的土块,最上面就是拇指大的土块。在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就要喷水,并且每天早晚各一次,与此同时,开窗通风。然后关窗闭门,让蘑菇菌种悄悄地自由发育,我们则耐心静待蘑菇生长。

二十几天后,竹架床上,在土块之间,先是冒出一些圆圆的小白点,零零星星,就像下小雪一样。几个小时后,便是白茫茫一片,这些小蘑菇顶着圆圆的小脑袋,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可爱极了。至此,我们知道,汗水没有白流,收获的日子来了。每天太阳还没出来时,母亲便早早起床,在给蘑菇喷完水后,就开始采摘蘑菇了,小孩子也乐意参与进来。慈爱的母亲笑呵呵地教我们怎样采摘蘑菇,一是要选择个头适中的蘑菇,像小茶杯一样为宜,太大太小都不合适,太大伞柄会爆裂,太小影响产量;二是采摘时要小心翼翼,轻摘轻放,避免蘑菇擦伤。采摘完蘑菇后,就要用小刀在距离蘑菇柄约1.5厘米处切掉蘑菇脚,然后把它轻轻地放进竹篮里或者铁桶里,再在最上面盖上一条湿润的毛巾,为的是避免蘑菇水分的蒸发。这样之后,就可以拿到公社(现在叫做镇)收购站收购了,收购站则按其品相给予定级。我们家在农村,距离公社收购站约7里路程,父亲那时在邻村教书,每天早上他都急匆匆地去上班。所以母亲只能挑着两桶蘑菇步行去收购站,她不但毫无怨言、无怨无悔,而且可以说是兴高采烈、满怀希望。当天收购的蘑菇当天结算,并且现卖现结。一斤蘑菇可以卖一块钱左右,二十斤蘑菇就是二十块钱。为什么母亲只能步行呢?一是那时家庭经济拮据,家里只有一辆28吋的红棉牌自行车供父亲上班使用,二是母亲不会骑自行车,因为她胆小,怕摔。

这一年卖蘑菇的总收入四百多元,相当于爸爸这位公办教师一年的总工资收入。我们高兴极了,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幸福。父母亲决定购买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我终于拥有一辆自行车了,从此结束了步行到镇上读书之苦。

后来,每当我听到《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曲,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几十年前我家栽种蘑菇的那些事。

岁月悠悠,流年似水,回顾往事,感慨万千。

作者:吴毅然 发表日期:2023年12月10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上一篇:竹棚看大戏
下一篇:打薯窑 煨番薯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