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寻找一封68年前侨批背后的故事

“北江公祠”今安在

  ①
  ②

这是一枚1954年11月17日由泰国曼谷南泰发信局寄澄海外砂乡北江公祠前的侨批,由远在泰国(暹罗)的儿子谢益昌寄给唐山的父母亲收。该侨批外寄港银50元,正面盖“汕头中国银行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日核盖侨汇之章”,以当期汇率结算为人民币23.50元付给侨户。该批信列“能”字145号(图①),背贴泰国面值1.25泰铢邮票一枚,该批抵汕头时,邮局盖“特准批信局 专人 带送 汕头 1954年11月20日”邮戳。批内有一书信,文字如下(图②):

大人尊前福安/敬启者/兹逢航空之便/即奉上港币50元正/至时查收/以作家庭之费用可也/并祝大人起居佳吉/老宅平安为颂为祝/并请金安/儿益昌上 1954年11月17日

沧海桑田,时光流转,一转眼这封批信已存世68年。这封侨批的所在地龙湖区外砂镇有一网红景点,即林厝村的蓬沙书院。该书院又称文祠,作为汕头地区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书院,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我们的视线,近日恰好到外砂镇休闲一游,瞬间萌发了寻找这个侨批故事的想法。先咨询了澄海文史专家,得知“北江公祠”的地名已不复存在。

经一番了解,在熟悉乡情的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来到花园巷附近,在蓬中老年人协会热心人士谢映群带领下,来到了一颗高大挺拔的莲雾树下,这颗莲雾树面前的空地就是北江公祠的原址。如今,北江公祠已被拆除,再也见不到任何昔日的痕迹。

空地旁的铺仔内有一位六七十岁的阿叔看了这封侨批的原件,告诉我们附近有位90岁的老人谢木宣,可能知道相关情况。在谢映群引荐下,我们见到了谢木宣老人。老人家身体硬朗,思维敏捷,他告诉我们,北江公祠是本村五联谢姓四房的祖祠,公社化时被拆除。“北江公祠前”这个地名还有一个村民共同认可的称谓“麒麟后”,因北江公祠的前边有一照壁,照壁上有一麒麟,故称之为“麒麟后”。

谢映群认识寄批人谢益昌的大房孙谢玉辉。谢玉辉仔细端详了这份侨批,他告诉我们,谢益昌的父亲叫谢炳松,是其二老叔,谢益昌的母亲叫陈金莲。谢益昌是在泰国出生的,幼年时随母亲回唐山。日本投降、潮汕光复后才回去泰国找其父亲,并一直在泰国居住谋生。这封侨批上书“双亲大人”安启,实际上是寄给其母亲的,因为其父亲谢炳松一直在泰国居住,从没回来过。按照那个年代的表述习惯,谢益昌当时双亲健在,寄批时用“双亲大人”安启,也未尝不可。岁月如白驹过隙,让人感叹物是人非,十多年前,寄批人谢益昌在泰国已过世了。

作者:■ 朱奕毅 发表日期:2022年12月0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