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红头船与中暹大米贸易

开启了红头船的南洋时代,奠定潮人在东南亚的经济地位
  蔡为盛 作

除了北上,红头船另一条航线是南下,下南洋,也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线路。南下线路,多经过雷州、琼州,然后至南洋(东南亚)。

每年寒露季节后,民谚说这个时候“东风直”,红头船避开了暴雨与台风季节,借东北风启航开赴南洋的暹罗、新加坡、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次年三、四月春暖,红头船船队又趁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从南洋返航回潮,这样就赢得了双流“顺风顺水”。

红头船下南洋最早的停泊港口是暹罗,开始主要贸易是大米。也就是说,下南洋红头船开始的航线是中暹航线,开始的贸易是中暹贸易。

为什么要大量进口大米?这与当时国内局势有很大关系,时局安宁,人口增多,江浙闽粤地区耕地少,产粮不敷民食,经常出现米价暴涨。在这一背景下,清政府不得不考虑民生问题。

暹罗则粮米充足,价格便宜。康熙六十一年(1722)六月,暹罗遣使进贡,康熙了解情况后诏令:“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此三十万石米,系为公前来,不必收税。”(《清实录·圣祖实录》)

康熙皇帝一锤定音:进口暹罗大米30万石,免税!中暹商人闻风而动,红头船扬帆起航。雍正二年(1724)十月,暹商第一批大米抵达。

此后,清政府继续鼓励进口大米,且屡加优惠,中暹大米贸易风生水起。如乾隆六年(1741),广东巡抚王安国令粤海关监督劝谕内地商民购米运回,免征米豆税,“商民尤为踊跃,每一洋船回,各带二三千石不等”。乾隆八年(1743)八月诏令:“嗣后凡遇外洋货船来闽粤等省贸易,带米一万石以上者,著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带米五千石以上者,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三。”(李宏新《潮汕华侨史》)

清政府不断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中暹大米贸易,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继续打造康乾盛世局面。精明的红头船商人以此为契机,潜心运营。据史料记载,自雍正二年暹商第一批大米抵达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前,中暹大米贸易持续达50年之久,中间某些年份因政治因素等偶有中断,基本上是连年输入不断。其实,当年开启的贸易途径,一直延续至今天,我们还在进口泰国大米。

在中暹大米贸易过程中,红头船商人充分显示了潮人的精明与强干,从中暹大米贸易入手,扩大其它门类贸易。从潮汕带去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又从暹罗运回大米等物产。

红头船穿越大洋,需要加大船体重量,红头船主在出发时,就在船舱放置石雕狮子压舱。回程时,带回紫檀、楠木、柚木等高级材料,作为“压舱底”之用。这些名贵木材,比重大,既作为“压舱底”之用,使船只稳重,运回来便成为制造家具的名贵原料。从前,樟林许多富商巨贾,大户人家,家中的桌床家具,多用南洋群岛出产的木材,如紫檀、楠木、柚木等高级材料。而运出去的石雕狮子,在暹罗也颇受欢迎,被当地商人和富户人家拿来摆放门前作镇宅之用。以至有人说,石狮是首批进驻暹罗的友谊使者。

十八九世纪,到过暹罗的观察家有许多关于航海贸易的生动记述。美国一位专使的随行医生罗司辰伯格写道:曼谷一带河上有一长列中国船只,在河的中间锚泊,这一长列足有两里多长,它们常在这里停留好几个月,零售它们所载来的货物。每年约有30至80艘船来到这个港口。它们输入大批普通的货物来到这里,其中也有质量好的商品,包括茶叶。(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樟林古港》)

《广东省志·华侨志》称:“潮汕地区在对暹贸易中走在前头,澄海县的樟林港很快便成为潮汕地区同暹罗进行‘红头船贸易’的繁荣商港。每年冬季,红头船从樟林港出发,把瓷器、潮绣、木雕、竹器等手工艺品和菜籽等农产品运销暹罗,又从暹罗运回大米、香料、药材、铅、锡等物产。”

红头船商人在暹罗站稳脚跟后,又以暹罗为轴心,发展其它贸易项目,进而扩大至其它地区,逐步主导中国南方与东南亚的贸易。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暹的大米贸易开启了红头船的南洋时代,奠定了潮人在东南亚的经济地位。

作者:■ 姚望新 发表日期:2022年12月0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