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 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生态赋能经济 加快“绿美”变“绿能” 我市推进练江流域综合整治

  良好生态环境既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探索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绿美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大好前景已成为推动经济改革的新路径。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铁腕推进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推动纺织印染产业绿色转型,为产业创新发展打造“绿色引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村民过上“靠水吃水”生活

  练江是汕头的母亲河,碧绿清澈的水面泛着涟漪,与蓝天白云相映衬,景色令人陶醉。在海门湾桥闸,江水清波荡漾,奔流入海,这正是练江治理成效最直观的体现。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开始后,地处练江中下游的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抓住契机,开展乡村环境治理。如今,东华村村容整洁、小桥流水,两岸绿植葱郁,一排民居倒映在水中,颇有一番水乡韵味。以练江治理为带动,东华村抓住发展新机遇,开发乡村旅游,种植番石榴、阳光玫瑰葡萄及优质水稻等,村民真正过上“靠水吃水”的生活。

  练江边的大寮村,不少村民正坐在大寮港河旁的凉亭纳凉,微风吹拂很是惬意。下游的潮阳区梅东村也在流域治理中,将原有的荒地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湿地公园。“我现在经常带孩子过来玩,环境好,人多也热闹,孩子很喜欢。”村民郑先生说,村里很多人晚上也来江边跳舞,“还经常有人开车来钓鱼”。

  如今,练江汕头段的许多地方,站在岸边放眼望去,江面开阔,波光粼粼,不时有白鹭掠过江面,在绿树成荫的堤岸边休憩。随着练江治理深入推进,沿岸的很多乡村都在上演着这样的蝶变。水环境改善带动整村环境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治理模式也在形成,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推进印染企业“弃污进园”

  印染是纺织服装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上托织造业,下承服装业,关系着整个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然而,汕头的印染业曾经因为高污染,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2018年,我市抓住练江流域综合整治的契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推进印染企业“弃污进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练江流域服装印染产业高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问题突出,练江一度污染严重。2018年6月以来,练江整治进入“动真格”状态。我市“对症下药”,推行“大兵团”作战,多部门、国企成治水“主力军”,构建起立体化全覆盖的河长矩阵,以制度的力量强力推进河道清污清障、生活污水处理、寨前池塘净化、印染工业入园、垃圾焚烧发电等系列工程,在关停取缔违法生产企业、“清拆”清除污染存量的基础上,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垃圾焚烧发电厂、印染园区等多项控源截污举措提速落实,将污水“锁在岸上”。

  一座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和印染园区拔地而起,成为推动练江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市以超常规举措全力攻坚,在潮阳区和潮南区规划建设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疏堵结合引导印染企业入园规范生产,构建集纺织印染、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热电联产、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六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创新模式,从根源上解决纺织产业面临的污水和燃煤污染两大环保顽疾。

  “绿美”生态赋能绿色经济

  水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相结合,练江综合治理让流域内生活、生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潮阳区纺织印染园区,一台台染布机高速运行,一块块色彩缤纷的样布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在高效生产的同时,这里以节能、降耗、环保的理念贯穿生产环节,为巩固提升练江整治成效、推动绿色发展作出贡献。主要生产锦纶面料的市广兴雅实业有限公司在进驻潮阳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后,通过设备升级和工艺创新,每吨布料生产所需的耗水量和排污量大幅减少。其中,用水量就减少一半。该公司厂长胡林辉表示,园区将厂区排除的污水处理后,为厂区提供中水,目前他们厂区中水利用率已达到40%。

  练江从“污染典型”蝶变为“治污典范”,获评“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治理成效得到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充分肯定。在铁腕整治下,曾经黑臭20多年的练江,实现从“墨汁水”到“生态河”的华丽转变,练江水质有了“看得见的变化”。近年来,我市依法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422家,升级改造1778家,对练江流域产业园区外的183家印染企业实施停产,整合优化成174家上规模的印染企业,入园集中生产、集中治污。练江流域产能落后的“两高”企业全部淘汰退出,同时积极引导入园企业开展清洁技术改造,使企业废水年许可排放量降低约一半,企业平均用水量降低约40%、用电降幅约20%,生产效率提高近四分之一,产能增加一倍以上。去年8月份,潮南印染园区引进专业制造环保纺织引燃设备的联和环保科技公司,为纺织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助力产业补链强链。据了解,企业生产的节能环保智能定型机相比传统机型生产能耗降低35%,净化效率高达 98%,被评为2022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本报记者 李德鹏

发表日期:2023年07月06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