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人生来路上的深情回眸

——陈韩星散文集《人生之旅》序

  

  陈韩星老师是国家一级编剧,著作等身,其中《大漠孤烟》《巴山夜雨》更是先后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金奖,是潮汕地区戏剧创作的一面旗帜。近些年创作剧本与编辑刊物之余,他也创作了不少散文随笔,日积月累,遂有了这册电子文集《人生之旅》。文集共有25篇,透过这些回忆性的篇章,能完整地窥见他早年的生活轨迹,以及烙在上面的时代印记。

  1965年6月,他在汕头一中就读,本来满怀信心要考上大学,谁知梦寐以求的大学梦因故破灭了,放榜那天,父子俩抱头痛哭。同年作为汕头首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他启程赴海南岛儋县红岭农场,至1978年返回汕头,一共在海南岛度过了整整13年。

  如此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其实只是写实。

  生活强加给他的重负,没有将他压垮,反而激发了他更为昂扬的斗志。著名学者隗芾在《韩山韩水育韩星》中写道:“另外一方面的动力,就来源于他年轻时的经历。家庭和个人的坎坷,成为他一生勤奋的原动力。”

  这样一个有故事的人,暮年回首,青葱岁月中的悠悠往事,若少了一些文字的记载,将是此生一大憾事。

  

  生活的种种磨砺,淬炼了韩星老师不凡的品性。“回来的路上,我从远处再看一眼大南山,我看到起伏的山峰,像一个个强壮的人,肩并肩,手拉手,似一个坚定的集体。”这几句话,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巍峨的大南山了,更是作者强大坚韧的心。

  他还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细腻的心。当年在湛江一个生产队的晒谷场旁,有一栋茅草房,他捕捉到这个家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一张长板凳上,摆着七个从大到小的陶碗,连筷子也一样从大到小,就这样依次排列,碗里已盛了粥,大约只有七八成的样子,奇怪的是每碗粥上放着的也是均匀的从大到小的咸萝卜。”母亲一声“吃饭”,七个小男孩便应声奔向各自的陶碗面前,端起碗筷喝起粥来。作者还留意到女主人的笑容,“那笑容与这简陋粗劣的茅草房很不相称,就像是一朵盛开的玫瑰花开放在杂草丛生的小沟边”。他的心一下子就柔软了,发自内心佩服“她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能有如此恬淡的心境把生活安排得这般有滋有味”。韩星老师把这般恬淡安逸的心境归结为“优雅”二字。细究他的知青之途,不也是“在生活的夹缝中总能活出摇曳风姿”么?

  评论家谢有顺说得好,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很多时候,散文最后比拼的,还是文字背后的那个人,人的思想,人的品格,人的生命亮色。像韩星老师这样时时处处闪烁着“人格精神”的人,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是很值得期待的。

  

  时下一些散文,动辄下笔万言,洋洋洒洒,但炫技的成分多,初看五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稍为挤一挤,水分还是多了些。当装饰性的构件纷纷卸下后,文章就没有多少嚼头了。这些文章,简言之,就是没有血肉筋骨,不耐读。韩星老师说过:“凡优秀作品都是性情之作。”“真正的戏剧作品必须写出个体的人内心的情感——艺术就是真性情。”其剧作如此,散文亦然。或许因了散文独特的文体特征,其“真性情”呈现得尤其淋漓。

  纵观集子里的文字,多为真情所支配,真实、坦诚、深刻,有一股直达人心的力量。

  很少有人能做到“提笔就老”,更多的人,是进入了晚年,文字才愈见精纯。对一些人来说,老境即化境。抵达这一层,方能写出好文章。

  老年人读过的书多,积几十年之功,字里行间,有较为浓厚的文化气息;大半辈子的人生风雨,一路走过来,生活阅历也丰富,感慨殊深;加之步入老龄阶段,名利早看淡了,心态日趋平和。这些因素,都是产生好文章的有利条件。孙犁就说过,人越到晚年,他的文字越趋简朴,这不只与文学修养有关,也与把握现实、洞察世情有关。

  并非所有的老年文章都是好的。好多内容上往往是炒冷饭,缺乏新意,再者结构松散,搭不成架子,加之唠叨重复,满篇废话,又充溢着衰惫之气,让人不忍卒读。所谓的化境,是以内心的宁静通透作为前提。最终呈现的,首先是文字的简洁。文章短,字数少,不一定就是简洁。简洁,是一种“无字处皆有字”,非常不容易。写得短,却自有“不言之妙”,引人长久回味,方是真正的文章妙手。《湛江往事》的结尾:“那位贤惠而优雅的母亲,和那七个可爱的小弟弟,你们现在也都过上好日子了吗?”寥寥数言,背后蕴含着的,是无穷尽的信息,让人顿觉余韵悠远。品读这样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韩星老师有着深厚的艺术素养,表现在散文上,是善于营造意境,质朴清澈的文字里,不乏诗意之美。印象最深的,是《在家乡的日子》,他深情地回忆:“家乡虽然平淡无奇,但她有一种特殊的气息和气象。这种气息也许来自田野上那悄无声息的和风,也许来自每家每户屋顶上那袅袅盘桓的炊烟,也许来自家乡小河上那薄薄环绕的晨雾;这种气象也许来自空旷乡间不时飞过的啁啾叫着的小鸟,也许来自茂密草丛间不时蹦出的小蚱蜢,也许来自不高不低悬浮在半空中的小蜻蜓……这种气息和气象使人感到的那种温馨不是随处都有的,只有家乡才有。”浓郁的诗情,感染陶醉着每一名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读者,更吸引诱惑着久居都市的人。这是散文,更是诗。

  陈韩星老师信奉的格言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记得他在电话里说,《人生之旅》出版后,他想写的文章,就基本完了。我却固执地以为,只要精神不老,岁月的沉淀下,他的笔端,还会流泻出更多感人肺腑的文字来。

作者: 陈维坤 发表日期:2024年04月20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