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牛相撬

  乡里人把牛相斗叫牛相撬,这个“撬”字太形象生动了。牛最厉害的随身携带武器是一对犄角,而这对犄角不是笔直向前而是在脑门长出拐向后,如两把粗隆的圆月弯刀!但这样的牛在乡间行走,却一点都不吓人。

  当我的堂伯牵着“大牯”从田间回来时,孩子们一拥而上,争相喊着“阿伯”“老叔”“让我骑骑大牯”。“大牯”是俺们第一生产队饲养的牛,四腿粗壮,身躯庞大,一对犄角锐利,但对孩子们特别温顺。我堂伯连声说“好的好的,一个一个轮着来”。

  堂伯抱起一个孩子,放在牛背上。每个孩子骑差不多十步远,堂伯就说:“好了,下一个。”

  牛背看起来圆滚宽大,但是牛行走时牛头是前倾的,不像马头是昂起的,且牛是用来耕田的,不像马,专门用来当坐骑的,配有马鞍。牛一走,牛胛骨抖动厉害,牛背上又没有抓手,是很容易掉下来的,所以堂伯紧紧扶住孩子们的腋下,骑在牛背走一段路满足好奇心。

  轮到我骑上牛背,我兴奋莫名。那是一个新奇的晃动的世界,韩江堤岸、田野庄稼、溪边杂草,都动了起来。大牯一见到路旁新鲜的嫩草,就会伸下头去啃。在牛背上,又变成一个倾斜的世界,好怕!牛背实在不好骑!

  堂伯当然看出门道,他用手搀着我的胳肢窝,将我从牛背上托了下来。

  “今天骑牛就到这里啦,孩子们,每人去割一捆青草,犒劳大牯,下次可以继续来骑牛。”“好呀!”大家欢呼一声,屁颠屁颠地去割青草去了。

  夏夜乡村的晒谷场上,大牯悠闲地卧在地上,享受着孩子们送来的青草,不停地打着响鼻,特别惬意。

  时光并不总是这样平和,有时候会风云激荡。

  大牯有一天生的对手,那是二生产队的“中拖”!

  “中拖”是一头年轻雄牛,体型庞大,雄健剽悍,状似中型拖拉机,群众给它起了个绰号叫“中拖”。

  那个春天的早上,阳光灿烂,乡亲们忙着要去春耕。

  那早,我堂伯有事,托另一位饲养员牵大牯去耕地。在将出村口的时候,就与二生产队的“中拖”狭路相逢了。恰好,“中拖”的饲养员雄叔也外出,由临时饲养员牵着。两头性情暴烈的公牛一碰头,火花四射,大牛眼瞪大牛眼,呼吸粗重。两位饲养员看势头不对,紧紧拉住缰绳,大声呵斥,但没作用,两头牛牛劲一上来,谁也挡不住。

  大牯和“中拖”互相迫近,两位饲养员被拖得脚步趔趄,差点摔倒,赶忙放手。

  一场激烈的牛相撬在村口发生!

  两牛一个照面牛头猛烈相撞,发出“朴”的一声闷响,每头牛,体重千把斤,硬撼对撞,我看到彼此牛头都一哆嗦。但继续相撞,牛头都几乎抵在地上,连续就是三个回合。“顶牛”这个词何等形象有力!大牯与“中拖”就这样僵持着缠斗着,泥地上留下杂乱的深深的牛蹄印。

  有时,大牯骤然发力,顶着“中拖”,“中拖”四条牛腿却死死抵在地上,硬是留下长长的划痕。

  两牛不停变换招数,拼命侧头,都想用尖锐的牛角去刺对方。彼此的牛头牛颈已出现斑斑血迹!

  这样缠斗已近十分钟,年轻些的“中拖”渐渐占据上风,大牯且战且退,慢慢被逼近路旁一棵金凤树。

  “中拖”见到大牯后无退路,猛一个冲撞,大牯一个趔趄,牛头一歪,牛角撞在金凤树干上,“喀啦”一只牛角竟然断裂了,想必巨痛,大牯转过身来,拼命逃跑!

  这时堂伯与雄叔闻讯赶来,两人心急火燎,心痛得要命!

  雄叔冲上去,捡起拖在地上的缰绳,一阵追跑,连声对“中拖”呦喝:“畜牲畜牲,停停停!”

  “中拖”像做错事的孩子,慢慢停下来,不过,我觉察出它露出骄傲的神色,昂了好几次头。

  堂伯最后在韩江岸边的树丛里找到大牯,拉回生产队帮它疗伤。这一战后,大牯衰疲了好多。

  三年之后,大牯年老去世,生产队分食它的牛肉,我堂伯啕号大哭,把分到的牛肉送给别人吃,堂伯好像老了许多。

作者:陈群歆 发表日期:2024年01月14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下一篇:生命的孤独虚无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