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生命的孤独虚无

  魏朝霞 摄

  一直喜欢读信,因为真挚。

  临睡前,读几封三毛书信——《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大半是她定居异国期间,写给父母、姐姐的。给挚友、读者的,占小部分。

  一封封读下来,似重新认识一位崭新女性,有着独立自由的灵魂,蓬勃如焰的生命力。

  她这短短一生,是别人的几辈子。

  丰富多维的内心世界,注定让她有着高于常人的情感需求。那汪洋恣意的生命力,寒星一样闪耀。

  作为家里的二女儿,敏感多思的她,总觉父母不够爱自己,一辈子拼命证明自己。当作为律师的父亲,有一天终于肯定了自己的文字。她激动得写一封长信,假想敌消失了,说自己可以去死了,但并非真的死。

  高知家庭,殷实的经济基础,足够支撑她游学西方国家开拓眼界,熟练掌握德语、西班牙语、英语的她,某次于英国转机因签证问题被扣留,在被关押的小屋里,气定神闲给家人写信,细叙自己如何周旋,凭借出色的口才、不卑不亢的精神,大肆抨击英国政府的愚蠢等,最后搞得海关工作人员也要对她充满着敬爱之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了。一个女孩孤身闯天下,连续48小时不曾合眼,到底成功转机。别人不是被遣返,便是连关小黑屋数日。当她据理力争,同被关押的旁观者摇头讲着丧气话:没用的……一腔孤勇的她凭借出色口才为自己打开了新天地,顺利抵达西班牙。

  忙于学业、应酬、舞会,连睡眠时间也挤不出。其间,不停报告,妈妈寄来的红参水,我有喝……大约是她最恣意的一段青春经历。

  结婚前夕,未婚夫心脏病突发离世。她对于情感创伤的应激反应,则是远走异国。

  重回西班牙,在一所小学教了一年的英文。奇迹般重遇荷西。家信里,洗净悲伤的她,心如止水劝慰父母,不必为自己的选择而担心,形容荷西怎么怎么对自己好。放弃一切,一个全新的自己,去到撒哈拉沙漠,一点一滴建起一个家。

  近三十年了,我还记得,当初看《撒哈拉故事》的震撼。何等恶劣环境,她却那么快乐——洗澡,全身打满泡沫,忽然停水。

  如此糟心的现实环境,也可以甘之如饴。不过是心中有爱。

  如常人生轨迹,不过是,留学归来的她,熟练掌握多国语言的她,轻松谋得一份体面职业,大学教授,驻外记者……如果恋人未出意外的话。

  是感情,令她一次次心碎,一次次放逐自己。

  到末了,到底死于孤单。深渊般的虚无,巨大的孤独,是可以吞噬一个人的。何况如此敏感的她,较之常人,有着更多的情感需求。

  与荷西结婚前夕,成熟而平静的她,在家信里一句一句说着体己话,不过是为着令父母放心。当时的她,已届而立之年,珍重做出一个看似糊涂实则聪明的决定,不过是顺应着自己的心,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世俗算计。

  她以局外人口气,若无其事说着荷西连一辆车也没有,穷得什么似的。搬离西班牙时,有一位知识青年嘱她一定要写信,说,为了荷西的感受,他不回信,但:你若不快乐,就回来,我等你。

  是什么让一位成熟独立的知识女性宁愿放弃俗世意义上的择偶标准,全力以赴。不过是为着对方的真心。

  琉璃易碎,情深不寿。荷西发生意外后,低价卖掉加纳利岛上房子的她,重回父母身边,几年后又遇上一位西班牙人,两人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

  已成名作家的她,给人的表象——光鲜明媚,四处演讲、改稿,忙得没日没夜……可是,谁能洞悉她面临的内心困境?在给挚友的信里偶尔提及,男友与自己坐计程车,不曾付过一次钱,每次车停,都是自己付钱,然后再急匆匆追上他。她还抱怨,每次一提及房子,男友总说,我们的房子。她孩子一样纠正:那是我买的,他没出一分钱,凭什么这么说?

  到底,面对他的无以担当,她提出分手。末了,出于善良之心,还答应人家可以做普通朋友。她说,人不能做得太绝。

  她有几封与神父之间的通信,看得人殊为温暖。两个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毫无障碍地交流,且谈得如此深刻,可将对方的话稳稳接住了。其间,她去美进修英文,也曾特别去看望这位神父的母亲,亲人一样相处。

  信里,她一次次称呼他“亲爱的弟弟”,那种精神上的手足之情,纵然血缘兄弟,也未必懂得。

  一个内心丰富的人,终于遇着一个懂得、理解、体恤自己的人,所谓精神世界的同路人吧。想想,都替她欣慰。至少,这份纯粹的友谊可暂时缓解她深渊般的孤独。

  一个精神世界深刻多维的人,也是最孤独的人,身边亲人无法对话。幸见同路人,并肩结伴同行一段。她与神父的友谊,持续二十余年。

  至今特别懂得她,当年何以对一位大陆作家那么殷切,不过是文字世界的同行。她太孤独了,于黑夜静坐太久,忽然一抹光亮,便天真地奔过去,以一封真挚长信。

  一生走过无穷远的地方,什么世面不曾见过,一颗赤子心,始终不曾丢失,天真而不世故。这颗心,水晶一样透明,溪水一样澄澈。是肉体的病痛,阻断了她生的希望吧。一位知识女性,病床前连个守夜人也无,喊一声痛,却无人回应了……那份深陷泥淖而无法突围的孤单,让她选择提前结束一生。

  她拥有着许多常人难以企及的东西,却不能得到普通家庭的人间小温,不曾有柔弱生命的羁绊,故,离开得义无反顾。或许,有朋友敏感捕捉到她精神世界的困境,陪伴她看看心理医生,也便度过来了?

  生命没有如果,她的一生何等恣意——精神世界的痛苦,加重着个体生命的分量。没有人,可轻易获得闲逸人生。

  至今犹记,她的亡讯是那位叫王宁的播报员说出来的。我任职的单位对面,是师大校园。去校园走了一段路,依稀记得,隐隐约约闻到蜡梅的寒香之气,大约是元月的事情?一晃这么多年,我也终于活到她的年岁。

  她填词的《橄榄树》多么好: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

  一个自由的灵魂,孤勇的灵魂,无所羁绊的灵魂。然而,恰恰是这样的自由不羁,也是最孤独虚无的。

  热爱读书内心丰富之人,往往不甚快乐,他们热爱的,追求的,是俗世承载不下的。

  一生不爱读书的人,倒也活得知足,沿着既定的社会规范活下去,世故而按部就班: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一个旗鼓相当的结婚人,一个学业有成的孩子,然后,顺便等来含饴弄孙的晚年。仅此而已。

作者:钱红莉 发表日期:2023年12月2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下一篇:竹棚看大戏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