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作为金中的老校友,那里的一景一物皆有温暖的故事

难忘在小礐石求学的日子

  上世纪90年代的金中校门
  小山包上的报时钟
  原名为贾斌堂的五四楼

现阶段,金中欣欣向荣,迅猛发展。作为二十世纪60年代的金中毕业生,我感到十分高兴。回忆起当年求学金中,所住的宿舍“一二一”楼(原耶士摩天道学堂,已拆建,在原址建起天恩安老院)就在小礐石,小礐石给我留下太多的记忆,旧时的景物,接触的人和发生的事不时在脑海里清晰浮现,挥之不去。

清晨准时响起的报时钟声

说到小礐石,就离不开金中报时的铜钟,金中的钟声是难以忘却的。清晨六时,司钟工友敲响了“五一”楼(原礐光中学校长楼,荷兰式红厝顶小楼)旁小山包上的铜钟,洪亮的钟声划破了礐石山的宁静,响彻整个校区的上空。钟声唤醒金中学子,同时也唤醒毗邻的小礐石居民。师生居民同步,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和工作。钟声给金中人留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来访校友目睹现保存在金中校史室的铜钟时激动不已,熟悉亲切的钟声仿佛在耳际回荡。我的学友张君把他细心保存了四十多年的金中铜钟老照片特地登载上“老三届”校友纪念册,当年英姿焕发的张君、徐君、彭君和钟(暗喻金中)的留影表达了众多校友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小礐石有一个小发电厂,与“一二一”楼几乎处于同一垂直线。宿舍楼坐落在小礐石西的山路靠山一侧,发电厂则在路另一侧石篱下方的山坳里,开窗俯视就可看到电厂的屋顶。电厂每晚六时多开始发电,十时结束,它提供金中和小礐石片区居民的照明用电。由于电厂小,输出电量不能满足需要,电压过低,教室和宿舍的灯光经常是暗淡的, 有时甚至连日光管都开启不了。金中的制度非常严格,晚上九时三十分准时熄灯。环境的变化使刚入学的新生很不适应,加上柴油发电机烦人的噪音,许多同学久久未能入睡。至十时,电厂停机,顿时四周一片寂静,整个礐石山笼罩在黑暗之中。在老师的严格管理下,慢慢地我们习惯了周围环境,电厂的噪音变成“催眠曲”,我们竟然能在有节奏的轰隆声中入睡。

为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小书店

小礐石开有一间文具店,店虽然小,位置却十分重要,这是金中师生和小礐石居民购买笔墨纸张最近之处。从“一二一”楼沿着山路朝人民会堂(现礐石基督教堂)方向走五六十米,可以看到路右侧石篱倚着一移动木梯,沿木梯走下山坳,就是我们学习用品的供应处。我班有一黄姓同学,学习废寝忘餐,解数学题达到入迷程度,连吃饭上厕所都要解题。他开口闭口总是说“晕了”,时间长了,“晕”就成了他的绰号。我经常与“晕”到文具店买解题用的草稿纸,一毛钱可买到一大叠质量较次的白纸,当然稿纸很快就耗尽,隔天又得光临文具店。“晕”是个穷学生,他把有限的生活费几乎都用在购买纸张上。

人民会堂南面通往“八一”楼(原“东讲堂”,1956年调拨给地委交际处,改为高级招待所)的小路旁有间不起眼的火柴盒状房屋,这就是金中师生经常光临的小礐石书店。那时我们经常在晚饭后到海边宫鞋石溜达,途中总喜欢到书店里翻翻书,寻找各自需要的读物。有的同学购买了实用的四角字典,而我却对书店里的“农村版”书籍(“农村版”书籍只供应农村,汕头市区书店没出售,礐石属郊区)情有独钟,这类书既便宜又易读。我跟店员混熟了,总能买到心仪的好书。我买到《艳阳天》等农村题材的小说,还在第一时间购得当时紧俏的革命书籍《欧阳海之歌》,上下集标价仅人民币0.60 元,该书我至今保存完好。

走捷径翻山越岭去购米

小礐石西山路中段有一斜坡状横巷可通往山坳里的居民区,巷里有一石室餐室,东西较贵,我们穷学生很少光临。由于青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按每月粮食供应量,好多人吃不饱,尤其是农村来的男同学,饭量很大,经常要添加米下饭钵(食堂吃的是蒸饭,学生三餐都是按定量由轮值者下米到各人的饭钵里)。学生们各显神通,汕头同学每周过海拿来家人从牙缝省下的大米,农村同学则从乡下背来地瓜等农产品,或找来些粮票,到粮店买米。我和几个农村来的同学经常利用午睡时间,偷偷溜出宿舍,到位于大礐石的粮所购米。由于在礐石山呆久了,我们找到通往大礐石的捷径。只要从建于山侧的厕所后面爬上山,翻过山脊,穿越海关顶民居的后院,再从坡度很大的台阶式巷道一溜烟地往下跑,走上通往的大礐石的大路,经医生顶、洪厝街,很快就可到达礐石粮所。翻越山岭时除了饱览礐石美景,还意外尝到山上的一种不知名的”野果”,可能是“油甘”吧,那种苦涩的味道太难受了。

山坳里的民居虽然和金中校园近在咫尺,但我们很少到居民区深处去,除了运动时偶尔去捡不慎掉落到山坳里的篮球外。离校若干年后,我曾到小礐石拜访“笠友”陈君。顺着狭长的巷道往深处走,来到一间低矮的两层砖木结构房屋,沿吱吱作响的木楼梯攀上二楼,这就是陈君的家。我站在伸出的木质小阳台,手扶木栏杆朝南仰望,映入眼帘的是金中“五四”楼(原贾斌堂)女生宿舍高耸的背面,竟如此逼近。从不同角度观看金中校园,另有一番景象。

小礐石山坳处的民居就像隐藏在世外桃源的小村落,掩映在绿树丛之中,恬静幽雅,它远离都市的浮躁和喧嚣,给我以宁静温馨的感觉。小礐石的居民生活平和,波澜不兴,与世无争。我认识的吴老师和罕老师都是从小礐石走出去的,他们待人礼貌,爱校爱生,都是所在单位的教学骨干和先进工作者。或许,这与从小就和名校为邻受其良好风气长期熏陶有关吧。

小礐石大部分旧民居已不复存在,后人只能从老相片中寻找其昔日靓影。在木棉花绽放的时节,我专程来到小礐石,沿着熟悉的金中运动场通往礐石小学的山道,我拿着数码相机对小礐石西仅存的几间旧民居猛拍一通,把历经岁月沧桑的旧建筑“抢救”进我的镜头,存入我的电脑,留住我对小礐石美好的记忆。

(图片为彬园警史馆提供)

作者:朱奕毅 陈琪斯 发表日期:2024年01月0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下一篇:别有香超桃李外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