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木头“变”出大千世界,陈俊洪让传统技艺焕新彩

30多年磨“一刀” 一雕一刻皆有情

  陈俊洪正在创作作品
  潮汕戏曲舞台人物“搬”上木雕作品
  古朴典雅的建筑雕刻

  在木雕手艺人的手里,一块木头,可以“变”出一个大世界,无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还是山水树木、人物形象,只需一块木头便能再现大千世界,这就是中国传统技艺木雕的魅力。2022年,潮阳木作(小木)制作技艺入选汕头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如果说雕刻让木头有了价值,那么,陈俊洪就是赋予木头全新生命的人。陈俊洪从小学艺,30多年风风雨雨,不管行业跌宕起伏,他始终坚守着这门技艺。近日,记者走访陈俊洪,倾听他的雕刻故事,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遍访名师苦心学艺得真传

  采访陈俊洪,是在他的雕刻工艺厂,几名工人正在满是木屑的地上裁制木料,空气中飘来一阵阵木材特有的清香。陈俊洪在工作台边挥舞着凿具,他眼神专注,一手执木槌,一手执刻刀,时而沉稳有力,时而细腻温柔,随着木料被一点点凿去,刀下的人物越来越清晰。

  陈俊洪是潮阳民间艺术学会常务理事,年轻时就与木结缘,从事木雕这一行已30多年。说起几十年的木雕经历,陈俊洪十分兴奋,立即打开话匣子,“我十几岁就到潮阳一家具厂打工,开始接触木雕技艺。学艺的时候,通常是每天一大早就开始雕刻,一直忙到夜幕降临。一天下来,晚上再向老师傅请教,哪里做得不好要认真琢磨,直到做到逼真为止。”回忆起学艺的那些年,陈俊洪直言很艰辛,刻刀磨破手是家常便饭。

  从打粗坯、修光、打磨开始,陈俊洪潜心学艺。他还经常利用空闲时间,以明清时期的作品为样板,反复观赏后,以纸笔临摹。传统木雕工艺复杂,学起来难度大,很辛苦,陈俊洪不仅坚持了下来,还给自己加压。工余时间,他跑遍潮汕各地,拜访知名的木雕老艺人,向他们讨教求学。如果在祠堂、庙宇里看到精美的木雕,他就细心观察制作工艺,并丈量尺寸,然后尝试着仿造,并加以变化和改进。

  经过数年磨炼,陈俊洪进步很快,与生俱来的天赋与超于常人的勤学苦练,让他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木作制作技能,很快就能独当一面。30多年来,他对木雕艺术情有独钟、刀耕不辍,终于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用木头讲述民间习俗故事

  走进陈俊洪的木雕作品展示厅,浓厚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琳琅满目的木雕作品让人应接不暇,有建筑雕刻,如雕饰门楣、窗格等,古朴而典雅;有家具雕刻,如雕花床、博古架等,实用而美观;还有工艺品雕刻,如人物、飞禽、走兽等,件件惟妙惟肖。

  小木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潮阳木作(小木),也就是潮阳小木作,以祭器木雕为主,较主要的有神像、神龛、神案等近百个品种。”说起心爱的木雕,陈俊洪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潮阳小木作继承了传统木雕的雕刻技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石刻、绘画、泥塑等各种不同的民间艺术的某些长处,融汇成独特的风格,是潮汕木雕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流派。

  潮阳地处海滨,海边先民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出于对大自然认识的迷茫和敬畏,就逐渐产生了对诸神的崇拜,潮阳小木作是敬神而衍生出来的木雕工艺品。千百年来,潮阳小木作采用了象征、寓意、比拟、谐音等手法,营造出来的吉祥意念,迎合了人们光宗耀祖、追求幸福生活的民俗文化心理。

  在一张雕有很多吉祥图案的六角几前,陈俊洪介绍,六角几固定用于祠堂内,一般来说,如果先祖是经商做生意、司农、工商的话,祠堂内就选用六角几;如果先祖有做官的,就要做成“官几”,也就是长方几之类。图案的制作也有诸多讲究,比如鱼就代表年年有余、桃子代表长寿、石榴代表多子多孙、葡萄代表子孙昌盛、葫芦代表宝贝,家传万代,多子多宝的意思。

  “有故事和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展现出美感和生命力。”谈起制作心得,陈俊洪说,他喜欢用木头讲故事,在传承中不断追求创新,潮剧故事、民间传说、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海洋文化等都是他刀下的故事。

  “传帮带”让刀尖绝活焕新彩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潮阳小木作经过若干道工序雕刻,再髹漆贴金而成,具有不易变形、不生虫蛀等特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陈俊洪说,民间流传的“种田如绣花”之说,是对小木作制作技艺最好的诠释,其作品金碧辉煌,雕刻精细、多层镂空,称誉于海内外。

  潮阳小木作深受潮汕民俗文化的浸染与影响,保存着独特的地方色彩,不仅有其实用价值,还为后人了解潮汕先民的生活和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陈俊洪告诉记者,从遗存的神器木雕可看到,作品从构图到饰画,不乏渗透着海族生物或侨乡过番的元素或情景。“有很多作品承载着老一辈对以前生活的回忆。”陈俊洪说,每天看着这些作品,总有一种面对历史的感觉,让人褪去都市生活的烦躁。

  细微之处,匠心如斯。3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陈俊洪醉心于木雕的世界里,怡然自得;他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中。他有很多作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可供陈设和近观的艺术品,为潮阳小木作技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除了潜心研究技法,陈俊洪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授艺带徒上,培养年轻一代对小木作艺术的兴趣与认知。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展示潮阳小木作,他成立工艺厂,对年轻艺人进行“传帮带”。同时,还通过编印重点艺人简介资料、开设网站等方式,为潮阳木作(小木)的传承搭建更好平台,提升制作技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木雕是个辛苦的手作行当,我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参与到传承事业中来,将传统技艺发扬光大。”陈俊洪感慨道,只有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才有传承下去的可能。下一步,他还要继续做好“传帮带”工作。

作者:陈文兰 苏硕元 发表日期:2023年11月0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