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63年前汕头市少年戏曲训练班开办,方展荣、郭楠等名家曾在此拜师

少年苦学艺 梨园续传奇

  训练班学员舒映凯在折子戏《辕门斩子》中扮演穆桂英
  少年戏曲训练班学员在练功
  少年戏曲训练班成立时合影

  近日,汕头市少年戏曲训练班成立63周年纪念活动在市区海景酒店举行,当年训练班的学员们欢聚一堂,共叙友情,感念师恩。岁月悠悠,63年过去了,当年稚气可爱的调皮少年,已是老成稳重的“师长”,从各展才华的领域里慢下生活的脚步,但往昔的那份“梨园情”却挥之不去,愈久弥新……

  潮剧自明代发展而来,至今已有近六百年。原汕头市正顺、玉梨这两个潮剧团可以说在潮剧发展史上有着追根溯源的意义,印刻着许多在潮剧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这当中既有旧时戏班的名家名角,也有新中国的潮剧著名艺术家。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广东潮剧院一团成立之际,从汕头市正顺潮剧团抽调了不少名角、乐师。为使正顺潮剧团后继有人,汕头市政府决定招生办班,于是,一段“风拍松声”的潮剧唱段,便把一群有潜质的少男少女“招惹”进来,这样就有了正顺少年训练班。

  这个班开办于1960年。时已考进正顺潮剧团的潮剧名丑方展荣,率先被送到训练班当学员,从此,“大师兄”的美称就在训练班的同学中被叫了几十年。1961年,玉梨潮剧团招考的学员并入训练班,遂另名为汕头市少年戏曲训练班。市文化局特从各地聘请15位潮剧各行当的名师前来施教,还特聘5位文化教员为学员们上文化课。“正顺”“玉梨”两个潮剧团的名师、名角、师兄、师姐每次剧团放假回汕都会挤时间到学习班辅导。这两个剧团此前已调到广东潮剧院一团的姚璇秋、肖南英、郭石梅、林二成等名家也时常到班里来辅导学员们。

  在这个位于汕头市内马路139号大院的潮剧艺术课堂里,学员们满怀激情勤学苦练。每天早上五六点,学员就开始练功,压腿、跑场、踢把、跳跃,咿咿呀呀开嗓子……谁都有一颗不服输的心。经过名师的精心施教,这批日夜忘我刻苦训练的年轻潮剧演员终于英姿飒爽地站到了潮剧舞台上。而在训练班的这几载光阴,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

  纪念活动当天,当年训练班的专业课老师陈梅在学生们的簇拥下进入会场。回忆往昔,80多岁的陈梅老师说:“虽然我与学生们相差不到十岁,但这群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当看到他们每天早早起来练功又生怕吵到别人,我就感到心疼。每逢训练班组织出去看戏,我就帮女孩们扎辫子,打扮得整洁漂亮;女孩子发烧了,晚上就跑来跟我睡在一起。有次去外地演出,就有人指着我说‘这位是戏妈。’我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在一起,晚上还得起来巡看她们。训练班就像一个大家庭,学生们与我很亲近,现在还能和他们相聚在一起,真是高兴而感动!”

  当被问及当年的训练,在场的“老学员”们发出了共同的心声:苦!但在那活泼好玩的少年时代,一切的苦都不算苦。著名潮剧艺术家方展荣说:“我们因为有共同的戏曲梦而成了师生、艺友,走进了潮剧这个艺术园地——汕头市少年戏曲训练班。63年岁月的洗礼,师生情、同学谊更加牢固,弥足珍贵。”

  当天,协勤文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嘉善先生从香港赶来参加活动并登台表露心声。由于已逝的妻子郭蒂莉,他也爱上了这个大集体。郭蒂莉1960年考入汕头市少年戏曲训练班,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演过折子戏《别洞观景》以及《档马》等戏均受好评。后来,郭蒂莉转入商界。不幸的是,在事业辉煌之时,病魔却悄然袭击郭蒂莉,在经历了近21年卧床不起的艰难岁月之后,于2016年去世。当得知曾在训练班传授妻子基本功的林二成老师的生活情况后,李嘉善上门看望慰问,每月送上慰问金,每逢节日送去礼品。他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很感激训练班这个好集体,感激给予她精心教导的老师,他要让这种知恩图报的美德代代相传……李先生动情的讲演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传承,本身就是一种德艺的延续,当年这个少年戏曲训练班,是潮剧传承路上一个美好的见证。几十年来,训练班的部分学员仍一直活跃在文艺舞台上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方展荣、郭楠、王瑞芬、舒映凯、张桂坤、黄汉武、吴文鼎、郑耀文等人一直坚持在演艺这个岗位上直至退休。退休后还在发挥余热,为潮剧传承工作付出努力,为少年戏曲训练班、为汕头潮剧争了光。

作者:魏朝霞 发表日期:2023年10月2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