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天下 > 文娱

远离人性的沼泽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影片刻画了居住在沼泽深处的孤女基娅对于大自然最深的眷恋,以及她因为离群索居导致的误解与不幸。“沼泽”既指她居住的环境,也指社会的误解跟成见带给主人公的创伤。

  基娅很小的时候,就被亲人抛弃,孤零零地守着沼泽深处的小屋。除了小镇里的杂货店老板娘,没有谁对她投来同情的一瞥。人烟里倍感寂寞的她,在大自然中却得到极大的快乐跟满足。她用画笔不知疲倦地画下所看到的一切。每一天都因为画笔移动而焕发出神奇的光彩。这也让她养成了远离人群、亲近自然的习惯。直到有一天,爱情的温暖与伤害接踵而来。

  温暖来自泰特的爱情,而带来伤害的是年深日久的成见。跟中世纪许多所谓“巫师”事件引发的冤案一样,人们总是习惯把跟自己不一样的、不理解的人或事纳入“邪恶”的范畴,而毫不留情地疏远、排挤、抨击,甚至迫害。不管对方跟自己有没有关系、是否触犯到自己的利益。一旦对方处于弱势的位置,所谓的正派人士就更加肆无忌惮显示自己的强大跟正义。正是这些自诩正义在我、智珠在握的人,用无形的刀剑在无辜的人身上留下一道道伤痕。就算泰特的爱情也没法让她忘记曾经的痛苦,而投进社会的罗网。于是,分离势在必行。

  他们的悲剧,其实在泰特的父亲向他提出告诫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的。

  然而,人性的沼泽并没有放过她。无辜的她莫名其妙地被指证为某个命案的凶手。人们不负责任、盲目地把脏水泼到她身上,叫嚣要她偿命。这些披着所谓文明外衣的人,骨子里流动的是野蛮的血液。人性的阴暗跟龌龊,跟大自然的多彩和明媚形成格外鲜明的对比。在基娅眼里,自然界的花鸟让人兴味盎然,甚至清晨的一只鸟也能在转眼间让她的悲伤像渗进沙子里的水一样消失,而人性的沼泽却让她防不胜防,避无可避。她越是感觉到人性阴暗面的可怕自私,就越发感觉到大自然的可爱与无私。在退无可退的时候,这个一向柔弱的女孩子不再妥协。她决心勇敢地争取做人的尊严与清白,哪怕为此献出生命。

  最后,基娅在善良的老律师等人的帮助下恢复了自由。而她一度远离的爱人也回到她的身边。这也暗示着光明必将战胜黑暗。善良战胜了邪恶、爱情战胜了成见与物质的引诱。

  基娅这个人物形象既代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代表着自然。人们对她态度的转变也代表着对自然由敌意疏离到接纳亲近的过程。

  结尾中垂暮的基娅,在沼泽的怀抱里静静地离开。她的结局也是所有人的结局。我们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要回到自然的怀抱里。善待自然、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人性的沼泽,不过是人们的作茧自缚、自欺欺人。

  影片意味深长地警示人们:当我们离开大自然,走向文明社会的时候,也慢慢形成了人性的沼泽:狭隘、偏见、自私、自大、残酷。我们造就了人性的沼泽,也被自己的沼泽所困住。只有回归本源,远离人性的沼泽,亲近自然,才能打开视野,让胸襟重新变得开阔,让生命重新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作者:黄春馥 发表日期:2023年08月09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