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在弘扬潮汕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用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总书记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弘扬潮汕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汕头文化力量。

  潮汕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人文鼎盛,英才辈出。北宋潮州通判陈尧佐曾赠诗称赞潮阳的登第举子:“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潮汕文化源远流长,交融着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使其著上鲜明的地域特色。雅致的工夫茶、优美的潮剧、精细的潮绣、古雅的木雕等构成了潮汕的文化景观。潮汕人重商重义,乐善好施,团结拼搏,敢闯敢拼,“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潮汕文化随着潮人所到足迹落地生根,传遍海外各地,在传播过程不断丰富内涵,彰显出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特质。潮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国文化繁荣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

  潮汕保留着许多古老文化传统,体现出文化的连续性。潮汕民系的形成,是土著不断接受中原文化、逐步汉化的过程。潮汕地区偏东南一隅、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其文化不易受冲击,至今较好地保留着土著文化和中原文化。例如潮汕沿海地区的人们供奉祭拜妈祖,民众节庆时会举行大型的祭礼仪式,这些习俗可窥疍民的文化印迹。潮汕人重儒崇教,在饮食、音乐、舞蹈等方面表现出崇尚高雅的特征。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记载:“潮州灯节,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场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潮州灯节,有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秋歌,与京师无异。而采茶歌尤妙丽:饰娇童为采茶女,每队十二人或八人,契花篮,选进而歌;又以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擎彩灯,缀以扶桑、茉莉诸花,采女进退作止,皆视队首。”可见潮汕的节俗、文艺沿袭中原,形式讲究。潮州音乐的细腻,唱词的文雅,都是潮人受到中原文化濡染浸润的体现。潮汕民俗、信仰、节庆等都体现着文化的连续性。继承和传承潮汕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潮汕文化具有包容性。潮人凭借地理优势越洋贸易、对外交流,对待文化有兼收并蓄的心态。因此,潮汕文化融贯进了中西文化的特色,包含着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潮汕抽纱便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最早由欧洲带来抽纱图稿与样品,经过潮州刺绣艺人加工,成为富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品。近代,更有潮汕建筑巧妙地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清末民初侨居泰国的富商陈慈黉回乡建造宅第,宅院既有采用潮汕民居的“驷马拖车”式布局,又有西洋建筑的因素,是经典的中西合璧建筑。潮汕人以博采众长的胸襟,以积极的态度吸收借鉴其他文化元素,实现潮汕文化的创新。

  理解了潮汕文化的连续性、包容性、创新性等特征,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研究者,一是要守护潮汕传统文化,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二是要加强对潮汕文化精神内核的研究阐释,不断创新,让其在新时代中焕发新的活力;三是要注重文化交流,增强海内外潮人的凝聚力,促进潮汕文化与海内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文化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赤诚之心守护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潮汕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为推进汕头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贡献文化工作者的力量。

  (作者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为市社科联供稿

作者:罗玉钗 发表日期:2023年08月01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