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强化文化传承 推动民间文献征集保存

当前我市加大力度打造“美丽乡村”及国家和省级的古村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留住了记忆里的村容村貌。然而,记忆里的乡村除了村容村貌,还应保留历史记忆与地域特色。作为历史记忆与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碑刻、楹联、账目、村志、历史人物手稿等民间文献的征集与保存却未能与村容村貌建设提到同等地位,留不住乡愁里最深的部分,进而制约着我市进一步打好“侨”牌。

现状

当前,汕头在民间文献方面的保存与征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在侨批方面的成效最佳,建于2004年的汕头侨批文物馆,是中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收藏有12万封侨批文物。

楹联方面的保存与征集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是在“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楹联之乡”的濠江区,楹联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历经五百多年的传承发展,演化为当代城镇民间文化习俗,同时濠江楹联学会打造了“濠江全国新春征联活动”这一品牌,对于推动楹联艺术的发展、研究、传承与保护发挥了良好的效应。

除此以外,碑刻、账目、村志和历史人物手稿等民间文献的保存与征集则呈现多元格局,即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为代表的官方收藏部分,以家族宗祠收藏为代表的乡村部分和私人收藏。前两者的保存均有造册登记,而后者则难以掌握实际情况。

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一体建设的思路。我市现有的“中国古村落”“广东省古村落”和 “广东侨界人文社区(示范点)”,在村落保护与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各类民间文献的征集与保护则没有同步规划、一体建设。以入围“广东省古村落”的濠江区东湖社区为例,该社区现存古村落建筑相对完整,但在碑刻和历史人物手稿的征集与保存方面则存在硬伤:一方面,印证该村建村历史的南宋路记残碑,虽由村民迁至村内的民间祭拜场所内保存,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于残碑如何做进一步的保护却鲜有措施,亦未申请文物保护;另一方面,作为侨村的东湖社区,侨宅“德庐”已列入修缮保育计划,却未见开展相关涉侨民间文献的征集与保护,也未见将涉侨民间文献的征集与保存列入该建筑的修缮保育计划中,制约着该村的侨村建设从村容村貌建设层次向文化建设层次深入推进。

二是缺乏民间文献的征集与保护的措施与机制。汕头作为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潮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兴盛地之一,民间文献尤其是账目、村志和历史手稿资源丰富。然而,当前我市的民间文献征集与保护只停留在“一次布展做一次征集”或“一次建馆做一次征集”的层面上,既无民间文献的征集与保护方面的法律或政策,亦无民间文献的征集与保护的工作机制,距离实现统筹推进民间文献的征集与保护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三是民间文献征集与保护的工作力度不强。首先是体系性制度缺失。缺乏专门针对民间文献征集与保护的科学规划和规范制度,加上相当部分民间文献涉及所有权问题,使很多民间文献尤其是纸质文献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面临文献损毁的风险。其次是投入不足。一方面,现行财政体制中对民间文献征集与保护方面的专项经费集中面向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而对于社区层面则严重依赖家族捐款众筹;另一方面,文献与文物保护的技术支持也基本上集中在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对于社区层面的技术支持极少。再次是挖掘不深。当前的民间文献征集与保护偏向于文物保护性的挖掘,对于文物价值不高但承载区域特色和家族文化的民间文献挖掘力度不够,虽然有部分学者和文艺工作者在做田野调查期间对民间文献有所挖掘,但受限于其研究方向、人员配置和资金支持等因素,无法体系性地深入挖掘。

思考与建议

(一)构建民间文献征集保存工作机制

一是要探索制定民间文献征集与保存的地方法规。当前,法律法规体系中仅有文物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非文物的民间文献的保护存在空白。我市应当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的优势,结合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尽快制定有汕头特色的民间文献征集与保存的地方性法规,从立法层面将与文物保护有交集但也有空白的民间文献保护起来。

二是要厘清民间文献征集与保存的工作构架。鉴于民间文献表现载体的不同,当前不同表现载体的民间文献的保管人涵盖了风景区、宗教场所、社区、家庭和个人,在开展征集工作前,应当充分调研,对于部分民间文献确实不宜征集的,应考虑在确保民间文献保存妥当的情况下,采用复制和数字化保存的手段,探索适合保管与使用相分离的保存方式,从根源上规避因所有权问题导致民间文献的游离保护体系之外。

三是要研究建立民间文献征集与保护的大数据库。大数据库应当结合区块链技术,将不同类型的民间文献的介绍、所在地点及保管人信息予以录入,同时应针对研究学者群体开放线上查阅数字化信息。

(二)强化民间文献征集保存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一体推进

民间文献征集与保存的重要意义在于推动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要与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建设和侨村建设一体推进。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建设和侨村建设虽然侧重点并不在传统文化传承上,但是失去了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也就失去了其灵魂。民间文献征集与保存工作应当作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建设和侨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推进、一并考核。

(三)加强民间文献征集保存的成果转化

民间文献征集保存的目的在于传承其承载的文化与历史,因此加强其成果转化才能使这项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一是推动我市的人文景观建设。民间文献征集保存进入不同渠道的馆藏与展览后,能够打造一批新的人文景观、提升一批现有的人文景观,进而从文化层面上转化为我市的旅游资源,助力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是促进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深入推动民间文献的征集与保存,有助于从资料层面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避免由于传承人群体规模小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发生衰减。

三是助力我市的华侨试验区建设。对涉及侨胞渊源、迁徙、经济、家族发展、重要人物史料的民间文献在发掘整理后,有助于我市在对外引“侨”工作上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亲切感,为华侨试验区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濠江区政协文史委)

作者:杨基平 发表日期:2023年04月18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