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翅膀的痕迹

  樟林黉利行旧址 陈书香 摄

  一个小小的古港,几乎成了一个神秘的图腾。一批批的人来,怀着不可言说的心灵密码。来的人不同,目的自然不同。有的是丢了什么回来寻找,有的是多了什么回来舍下,有的什么也不为,就是想来走走看看,走过看过,心就安妥。  

  古港已经没入一派暮色中,我却迟迟走不出来。几乎每一次踏访樟林,我都会有意外的收获。走着,看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迸出一件事来让我惊喜,让我兴奋。也许这件事并不大,也许这件事对别人来说并无奇。走着,看着,有时会有一种迷失感。不是对脚下的街路去向不清楚,也并非对眼前港埠历史脉络不清晰。只是越往深处走,越觉得樟林的庞大,樟林的厚重,樟林的幽深。比如,转角处撞见一方碑记,一座古庙,一块老码头石,都会在心中激起水花,漾开涟漪。我真是喜欢这地方,喜欢这一星半点的收获。

  樟林,作为明清时期粤东最繁荣的对外贸易港口,自古至今不乏褒奖之辞:通洋总汇之地、河海交会之墟、红头船故乡、“海上丝路”地标、广东省古村落、南粤古驿道……所有的名号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侨乡。据记载,自清雍正至咸丰的一百年间,从樟林港乘红头船漂洋过海下南洋的潮属民众多达150万人。我没有生在下南洋的时代,但我生为著名侨乡前美村人,也是一名侨属。我的所研所读、所著所闻,大都离不开这个烙印。曾几何时,村中一半以上的人口要靠侨批来赡养生息。记得小时候,曾跟在祖父背后去见番客。按辈份我叫番客一声乐老叔。吃什么喝什么全都忘记了,但记住了乐老叔的一张脸,那脸上一道道的沟壑太突兀了,就像被一位高明的雕塑家把他一生经历了多少风刀雨剑,一目了然地刻在了脸上。

  在樟林行走,我总会联想到前美。在地域意义上,前美与樟林,均属于汕头市澄海区;在史学意义上,这两座古村落,又都构筑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审美坐标上。前美村,昔时隶属于饶平县隆眼城都。清初“弛海禁”,前美村的陈氏族人便纷纷趋利樟林港埠。无论是曾获“重宴鹿鸣”的陈廷光,还是开创香港乾泰隆行的陈焕荣,他们都是在樟林这一方宝地上投资兴业,发迹起家的。我浸淫在樟林,就是想知道,樟林至今还留下先贤走过的几多痕迹。

  “欲问河海深浅,着阿佛正知。”村里流传着这么一句熟语。陈焕荣(字宣衣)生于清道光五年(1825),15岁开始外出打工。后由其姑丈引荐,到樟林港给蔡氏船主当船工,深得蔡氏抬爱,不仅给他开了不错的一份工钱,还把行船秘诀传授于他。在帆船时代,木帆船出洋,离不开罗盘、指南针和《针路图》三件宝。为了能当上舵公,陈焕荣把一本《针路图》背得滚瓜烂熟,对每一条针路水道的深浅曲直都能了然于心。他刻苦耐劳,省吃俭用,当那根时刻不离身的竹槌被钱填满时,他就自立门户,经营起航运贸易。多年之后,成为樟林著名的红头船主,人称“船主佛”。我在南社的港墘巷,意外地发现黉利行遗址。老者说,这里原是黉利的行铺,后来被改建了,只有这四级石台阶,还是原来的。我站在这台阶上喜不自禁。这应该是先人留给我的一把打开家族传奇的密钥吧!

  没有找到蔡氏祠堂。在蔡彦故居前,我见到一个老阿姆领着一个小女孩玩。老人一句一句地唱着歌仔:月娘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陈塘……

  小女孩真的学了,一字一句,腔调跟阿嫲一样,引得我发笑。我上前问:老人家,您知道蔡氏祠堂在哪吗?老人说不知。我又问,你们是蔡彦的后人?老人愣一愣,反问蔡彦是谁,说不识。那黉利呢?佛爷呢?我指了指不远处的石台阶。老人说,富过慈黉爷,听说过。老人又说,她娘家姓刘,樟林村有一百个姓,谁能记得清楚?听她的语气颇自豪。

  我其实还有话要问她。在《陈宣衣传》里,有这么一段话:宣衣又名佛爷,拿寿六十有六,有三子一女,长子慈黉……女名美娇配樟林乡蔡姓。这樟林蔡姓,会是供在蔡氏祠堂神龛里的哪一位先人呢?我很想再问问那位老阿姆。显然,她说不明白。我只能在蔡彦门前留连,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解惑。

  我有意寻找与黉利家族有关联的事物。老者把我带进了西安里。这座建筑物的选址定位都甚考究。背后远景是莲花山,五峰拱卫,葱绿万仞。我们是从后门进来的,一进庭院就被阳光照亮。第一眼就看到门匾上“西安启瑞”四字,温厚沉稳。上款“庚申冬月”(1920),下款“鹤珊题”,并有一方“鹤珊”印章。鹤珊者谁?会是黉利家族第三代掌门人陈立梅吗?陈立梅,字鹤珊,时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会长,人称“梅座山”。他闲余痴好金石,收藏颇丰,是名副其实的儒商。老者说,宅第原主人是位贡生,人称贡爷,姓陈。但是否跟黉利家族有关联,不得而知。

  如同一个玩拼图的孩童,我将寻找到的图像拼接起来。从“水鬼佛”赴樟林谋生到一变成为“船主佛”;从陈蔡两家缔结儿女亲家到梅座山为明经第题匾;从黉利行遗址到妈祖庙捐款碑,一幅黉利家族樟林发迹图跃然纸上。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这是泰戈尔的诗行。我更相信,每一个从樟林走过的人,都会把影子留下来。

  一个人离开故乡越久,对故乡的思念就越强烈,一个人离开故乡越远,故乡的概念就越强大。诚然,每一个从樟林港登上红头船离去的人,终生都会记住这最后一瞥的故土容颜。

  樟林,确是个让人喜欢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古港,几乎成了一个神秘的图腾。一批批的人来,怀着不可言说的心灵密码。来的人不同,目的自然不同。有的是丢了什么回来寻找,有的是多了什么回来舍下,有的什么也不为,就是想来走走看看,走过看过,心就安妥。

编辑:胡晓娜 发表日期:2022年11月14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下一篇:《绮梦的碑文》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