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 致敬最美战疫医务工作者 > 最美战“疫”医务工作者

迎难而上筑牢抗疫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作为汕头市定点医院之一,全院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牢固地筑起抗疫防疫的防线,为战“疫”必胜做出了积极奉献。

  党员响应号召战斗在一线

  虽然医院门诊第一党支部所属科室不是抗疫的第一梯队,但支部党员们仍自觉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为阻击疫情做出努力。

  为做好体温预检工作,门诊第一党支部同志响应党委号召,踊跃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不分昼夜,不管刮风下雨,体温预检岗位上都可见门诊第一党支部的同志在认真体温测量,不放过任何一位可疑病例。口腔科门诊和耳鼻咽喉科门诊的护理人员,全员交给护理部和门诊部调配,几乎将全部力量放在防疫一线。

  口腔科门诊护士长刘少飞自年初二以来每天在医院忙碌,为发热门诊、进出通道体温监测点的同志提供防护用品和其他物品,协助发热门诊患者的疏导工作,协调物品的领取和发放,协调各个岗位与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每天从早到晚的来回穿梭,没有听到她说一个累字,因为她知道,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有所担当,做好先锋模范作用。

  当好新冠病毒“侦察兵”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这么一群“战士”,他们虽然每天不直接面对患者,但却在零距离接触着患者,因为他们要检测患者的血、尿、粪便和其它样本;他们不仅要对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的血、尿、粪便和其它样本进行分析,还要及时处理检验过程中产生的高传染性废弃物;他们同样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他们就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新冠病毒“侦察兵”——检验师。

  在院领导的指挥和部署下,检验科PCR实验室(基因扩增实验室)经过积极筹备和严格培训,并借鉴汕头大学-香港大学联合病毒学研究所的先进经验,于2月10日正式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标志着附二院已完全具备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能力。

  PCR实验室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主战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奋战十几个小时、处理来自全院病人的逾100份咽拭子标本。踏入实验室之前,PCR实验室的“战士们”都要全副武装,做好生物安全三级防护。他们穿着防护服、隔离衣,戴着护目镜、N95口罩、双层手套和脚套……操作过程必须小心翼翼,尤其是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样本盖子提取核酸时,更需要小心谨慎,稍有操作不慎就有可能污染生物安全柜及手套,也可能造成与其它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和隔离衣,PCR实验室的“战士们”不停地进行着接收样本、病毒灭活、核酸提取、样本扩增、结果分析、出具报告……每一份样本的检测,都需要经过十几步的操作,仅仅完成这些步骤就要丝毫不间断地持续超过6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每次检测完毕,汗水都湿透了“战士们”的衣裳。在“战士们”的顽强拼搏下,迄今为止,检验科PCR实验室已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1200余例,极大地提升了疫情的防控效率。

  门急诊检验室是检验科另一个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这里接收的标本相当一部分来自危重病人以及发热门诊和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门急诊工作不能懈怠,门急诊检验室的同事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及时准确地将实验结果发送出去,为病人的及时诊断提供准确数据,保驾护航。

  骨髓细胞室是抗击疫情的“战略要地”,每天面对着近百张的血涂片和骨髓涂片,骨髓室的检验师们用他们的慧眼透过显微镜、凭着特工般的警觉意识在成千上万的血细胞中搜寻着可疑目标,为排查可疑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报记者 林子海 林鹏

  通讯员 潘元旭 摄影报道

发表日期:2020年03月05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