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数字经济赋能汕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新时代“数字”经济特区、“数字中国”建设的汕头样板,汕头务必在奋进新征程中,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走在前列一以贯之的要求,围绕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1310”具体部署,走好走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加快打造“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1+3+2+4”工作部署,叠加整合优势,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一、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系

数字经济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以其广泛性、关联性、创新性的特征,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治理模式,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契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持续不断的动力,有力促进了制造业由追求规模数量扩张向追求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另一方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将给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体经济的代表。推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构建数字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释放数字化红利,提高我国整体经济质量和发展水平。因此,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汕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市的现实需要。只有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才能赋能汕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使汕头从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

数实融合水平提高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数实融合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其数实融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只有持续推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数实融合水平,制造业才能实现由追求扩张向追求效益的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数字经济赋能汕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实融合的关键支撑,要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5G基站、数据中心等建设布局,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要统筹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加强中央与汕头的数字基础设施协调联动,打通区域间数字基础设施的联通性,形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力。二是加强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充分利用海量数据支撑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持续释放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效能。要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要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面向制造业的解决方案;要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制造企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制造等服务;要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速数字技术创新,大力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一是加强自主创新,攻克“卡脖子”难题。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大对自动化、机器人、传感技术、工业软件等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重点突破工业控制系统、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卡脖子”技术。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数字技术创新团队,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强化应用推广,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深入开展智能制造等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装备制造、汽车、航空、船舶等重点行业的应用,以点带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进程。要注重开发适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数字孪生、模拟仿真等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优化。要建立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支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整体提升。三是释放数据价值,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要推动构建制造业数据交易平台,鼓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允许企业依法依规使用工业数据资源,实现工业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应用。要建立数据产权保护制度,确保企业数据资产安全。

三、激活“人才引擎”动能,打造制造业数字化竞争新优势

精准引才,打造制造业数字人才高地。要充分利用全球化红利,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数字技术人才和制造业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区域协作,共建制造业数字化人才高地,形成人才的优势聚集。

精心育才,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要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设立数字技能培训基地,加强在岗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培训。要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制造业数字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

暖心留才,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要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为数字技术人才和制造业数字化人才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要创新人才使用和评价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让人才在制造业数字化进程中获得合理回报。

科学用才,激发人才创新潜能。要建立适应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评估人才贡献。要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让人才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要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让人才能够在产学研用间高效流动,发挥最大效能。

(作者单位:中共揭阳市委党校)

作者:陈沛 发表日期:2023年09月26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