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下足“四个功夫”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钱赚得再多,不讲精神文明不行,我们的乡风民俗要文明”。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也提出“聚焦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塑城”。可以说传承发展优秀的乡村文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延续和发展的灵魂所在,乡村文化建设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

  一、接地气,深化拓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一是用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妇女之家、乡村戏台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发掘“潮侨红”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传下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开。如南溪村建立了“诚信购物区”,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平台和实践平台,凡是能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游客,皆可按八折价购买村民提供的农产品。二是转方式,让宣传、文明实践更生动、鲜活、多彩。如菊池村别出心裁地设计村徽,编写村歌,讲好乡贤故事,竖立表彰爱心人士的“暖心牌”,让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三是聚众力,成立乡村“小文联”,组建乡村业余文体队,开展村晚、村潮剧、“村BA”等富有“村味”活动,推动“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引导广场舞大妈等群体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志愿者,常态化、精准化开展贴近民生的服务活动,如凤翔街道北港社区的60多位广场舞大妈已经成为乡村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二、善引导,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一是立规范,要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借鉴莲华镇下长宁村等地的经验做法,积极运用“村规民约+积分制”治理方式,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绵绵用力,常抓不懈。二是抓节点,传承振兴传统节日,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把传统节日作为移风易俗、成风化人的重要时间节点,挖掘弘扬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价值理念。如溪南镇西社村组织幼儿园小朋友在村游泳池开展“过端午、赛龙舟”活动,在趣味的小型龙舟赛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传文明,创新爱国卫生运动的方式方法,推进健康教育进乡村,扎实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文明风尚行动,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三、塑品牌,打造文化的“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利用乡村各自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让历史和现代文化共融共生。一是集器物,器物承载人们的生活方式,蕴含时代价值观念。上华镇菊池村的“民俗老物件展示厅”,隆都镇上北新乡村的“竹制品工艺展示馆”,展示潮汕人民勤劳朴实、精耕细作的精神风貌。二是续文脉,文化传承要靠实物传承、文字传承、人的传承。莲华镇新楼村的村史馆、隆城乡的“潮声十五音”展示馆、溪南镇南砂乡的承启园文史馆、莲下镇建阳村的侨史室、澄华街道上埭社区编修村志,都传颂乡贤美德、弘扬乡贤文化,能够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增强农民凝聚力。三是微改造,将乡村文化保育活化有机融入乡村规划建设中,更多采用绣花功夫,善待农村古建筑、传统村落、特色民居、古树名木、农耕文化遗产,保留乡风乡韵、乡景乡味,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如莲下镇槐东村的金兰书院、澄华街道下窖社区的儒济书斋等乡村书院,都是由老祠堂微改造而成,成为乡风文明的播种机。

  四、懂经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一是盘资源,发挥乡村独具魅力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推动有基础、有条件的乡村实现“五变”,即老厝变民宿、村落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劳动变体验、资源变资本,打造形成一批富有“潮侨红”特色的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让广大市民更好感受农耕文化、田园风光、自然之美。如莲华镇梅陇村探索建设共享农场,在不改变农业生产属性和功能的前提下,将闲置农田编码分块,有机融合休闲体验等业态,吸引市民租种或休闲体验。二是引智力,聘请引入“乡村文创客”“品牌运营团队”“职业经理人”,注重品牌化经营、创意化策划,推动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设立艺术工作室、体验工坊、写生基地、开展非遗展演、开发文创产品。三是重体验,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作传播展现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数字文化产品,规划开发相关体验项目,让乡村印迹可看、可听、可感知、可玩。如隆都镇后沟村瓦窑文化展示馆,在文化内涵和互动体验上做文章,利用7D互动影院技术,让瓦窑文化“活”起来,带动乡村文化传播展示消费。

  (作者单位:澄海区委党校)

作者:陈伟壁 发表日期:2023年08月29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