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平均每10人中,就有8人穿着汕头潮南生产的家居服。这里承担起全国家居服80%的产能,女性内衣40%的产能,以及面辅料产品35%的产能。汕头潮南作为中国家居服的重要生产基地,始终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出一件带来舒适与温暖,兼具时尚与美感的贴身居家服饰。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历经数十年的千锤百炼,汕头潮南家居服产业在风雨中逐渐成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内衣家居服装名城。
智能生产“强实力”
眼下正是生产秋冬季家居服的重要时节,在潮南区大大小小3700多家家居服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正加速飞转,传来金属器械的阵阵轰鸣声,正是这一家家厂房,搭建起从纺纱、织造到成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汕头是全球纺织服装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核心基地之一,行业龙头企业广东安之伴按流程分设裁剪、缝制、后整等家居服全流程生产车间,引进智能吊挂系统,配备400多台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智能化机器编程的协助下,包括缝纫、裁布、印花等多个环节均可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完成,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有效提升良品率。”广东安之伴实业有限公司电商分公司总经理翁增锐告诉记者,“在车间,大约每6秒钟就能做出一件完整的家居服。在新技术和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加持下,利用生产管理精细化的优势‘小单快反’的模式,更好适应电商渠道的需求。”
科研创新“练内功”
庞大的产能,完整的链条,先进的设备,这些都是潮南家居服生产基地的“硬实力”,但家居服企业家的战略眼光远不止于此,多年来企业还投入大量精力苦练“内功”。企业在发明专利、实用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方面的研发脚步从未停歇。其中光子抗菌面料、黄秋葵有色粘胶纤维、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等多项来自潮南企业的专利技术已经走在行业前沿,当这些“黑科技”走进生产车间,便成为一件件“科技感”满满的家居服。
“我们现在的主打拳头产品就是这件巨柔软安式裸感系列睡衣,在这么一件衣服上,我们从面料、版型等方面都下了大功夫。不仅采用植物纤维面料,让其拥有抗菌、透气等功能,还采用特别的版型设计,让家居服兼具美感和舒适性。”翁增锐说,“目前,我们企业拥有约9项外观专利、实用专利等各类专利。我们也始终致力于提升我们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硬实力’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品牌打造“注灵魂”
产品是品牌的载体,品牌则是产品的灵魂。好的产品也需要品牌来赋能,潮南家居服企业也深谙此道。企业不仅致力于品牌打造与推广,更努力让产品功能与品牌情感深度交融,这也促使潮南家居服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洪兴(芬腾)、安之伴、凯迪、姬玛服饰、佰伦世家、伊丽莎白、齐好服饰、苏吉思等知名品牌也在市场中蓬勃兴起,而潮南家居服也逐渐成为业界的“金招牌”。
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凯迪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庆宣说:“我们有二十多个设计师,并实行分团队运营策略——设计师团队与营销团队按品牌划分,各品牌的推广模式独立运作。坚持自主品牌的定位, 品牌的背后一定是品质、创新和研发。”
当前,潮南正全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通过设立省级纺织印染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服装设计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生产设备,并计划依托中国家居服专业采购基地,聚合全区服装加工企业、专业市场和销售主体,构建“一核多元”家居服产业平台,致力打造1000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汕头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升级注入新动能,助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为我们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未来,洪兴股份将依托汕头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借助中国家居服专业采购基地这一重要平台,通过对数字经济驱动方面的升级,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激发转型新动能,以市场需求引导生产与运营全过程,同时加快供应链升级,从生产与仓储物流环节上推进数字化建设,为品牌多元化,全品类全渠道运营上保驾护航。在构建柔性高效供应链上我们将加强研发设计创新,推出多种功能性面料,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家居服的需求。”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洪兴股份董事总经理周德茂说。
本报记者 江文斌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