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传承百年的爱

  在潮汕有一种传承百年的传统小吃——红桃粿。

  每到春节前,我的母亲总会提前将做红桃粿的食材准备好。在我儿时有一件趣事,母亲在检查食材准备是否充足时发现做皮的粉不够了,于是这件大事就交代给了幼小的我。我背上母亲给我准备的小背包,穿上鞋子,满怀信心地走向市场去买食材。我快步走到了母亲说的那家店,一位穿着围裙的阿姨走来亲切地问我:“吕爱买米该?”这是一句潮汕话,是问要买什么的意思。现在身在广州从化听着身边人说着白话的我,写到这里回忆起潮汕话时已是不禁落泪,潮汕人对家乡是非常看重的。

  话又说回来,当时我对卖面粉的阿姨说:“我要一斤面粉!”“好。”阿姨很快就将面粉装入袋子里,然后帮我放在背后的小书包中,买到面粉的我非常开心,骄傲地回到了家里。

  我将下巴高高抬起,将面粉高高举起,就等着母亲的表扬,果不其然母亲拿了袋子并摸摸我的头说:“惜你噢。”潮汕人的“惜”这个字是很疼爱的意思,所以我非常开心地继续去写作业了。

  母亲将蒸好的粿条、家里剩的生粉,还有我买的面粉都放进去。那时候母亲非常相信我买的是“生粉”,于是一股脑儿地将它们倒进了面盆里和了起来。母亲很熟练地将“带有瑕疵的生粉”与蒸好的粿条糅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和汤圆一样圆滑漂亮的大团子,幼小的我站在母亲旁边看着还没有包馅料的大团子,就已是口水直流。

  母亲将大团子往前放了放,蹲下打开柜子,拿出了做红桃粿的工具。每次拿出做红桃粿的工具时,她眼中总会闪过一抹忧伤然后呆滞几秒,我深知母亲这种情绪出现的原因——一定是想起了去世多年的外婆。

  拿出做红桃粿的工具后,我跟着母亲一起学着做红桃粿,母亲做一步,我便笨拙地跟一步。先将大团子分成若干个同等量的小团子,再将小团子放进模具里,用暗力将团子均匀地按进图案当中,为的就是保证蒸出来时又漂亮又清晰,然后再将准备好的馅料填入。一般来说,潮汕红桃粿的馅料是炒好的糯米饭,加入香菇丁、虾米、五花肉丁、腊肠丁,还有芹菜丁、葱粒等搅拌均匀。最后将另一团放上去铺匀,里面的馅料就“盖好被子”啦!彼时我是第一次跟着母亲学做潮汕红桃粿,觉得母亲神通广大,连这么好吃的东西都会做,便问母亲:“妈,你为什么会做这个啊?是自己看书学的吗?”母亲的神情仿佛在告诉我,早就料到我会问这个问题一样:“是外婆教我的呀,外婆是太婆婆教的,而我小时候也和你一样爱吃这个,外婆就教我怎么做,我就学会啦。那时候学不会就捣乱,还偷偷将粉擦到外婆的脸上呢。现在你也喜欢吃,我也教给你,以后你可以再传授给你的孩子。”母亲说起外婆时,我总能敏锐地感受到母亲对外婆的爱与怀念,也能感受到外婆对母亲的疼爱。这样的爱一代传一代,直到我长大后才充分地感悟到这一点。

  等到红桃粿蒸好了之后,我和母亲抱着非常期待的心情一同打开盖子,母亲先发出了如雷般的笑声,我一看发现,怎么红桃粿成了红桃馒头了!我看完急得团团转,生怕自己没得吃了,倒是母亲还在一旁笑着,然后边笑边和挤牙膏一样说了几个断断续续的字:“是不是买成面粉了?”我呆滞地回想了一下,确实是买成了面粉!一瞬间脸的颜色和碗仔面里的鱼饭一样红,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惭愧地低下了头,不过下一秒母亲摸了摸我的头:“无事的呐,妈妈小时候还把猪肉买成了鸡肉呢,今天这个当成红桃馒头吃就好啦!”

  如今的我,发现我的女儿也喜欢吃红桃粿,我枝附影从地将当年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步骤教给女儿,而这个小家伙居然一模一样问出了我当年问母亲的话:“妈妈,你为什么会做这个呀?是自己看书的吗?”而我又与电视剧重播一样,重复着母亲当时对我说的话。

  我与女儿的一番对话,好像让我记忆里对于红桃粿的定义发生了改变,我总以为小吃只是小吃,我总以为喜庆的节日上有它只是为了庆祝,我以为春节过年只是为了过年,而现在的我才恍然大悟,小吃不只是小吃,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对亲人的爱,喜庆的日子有它是因为大家在表达对彼此的爱,春节过年有它是因为爱被传承下来,就好像亲人永远在我们的身边。

  我终于明白为何一个传统小吃可以流传百年之久?是因为红桃粿承载着爱,它是家的味道,是温暖幸福的回忆。

作者:李蓉熙 文/图 发表日期:2025年01月1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上一篇:时光里的潮语歌
下一篇:川 菜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广东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