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 濠江

珠浦社区深挖人文历史资源激发文旅新活力

古迹新景串成线 桃花灼灼引客来

  从空中俯瞰珠浦社区像一幅“八卦图”
  社区美丽舒适的宜居环境
  鼎脐石一带清理整治为风景优美的公园
  升级整治之后的三片小公园
  南门古巷利用破损房屋修整的凉亭休憩区
  乡贤捐建的珠浦医院使居民实现“小病不出村”
  乡贤出资捐建的磊广大道人行天桥
  南门古巷一带至今仍保留着不少传统老店
  巨峰寺风景区盛开的桃花吸引游客前往观赏

  珠浦社区位于濠江区达濠岛中部,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人口2万多人,是濠江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区。社区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是省、市级传统古村落,省文化和旅游特色名村。这里也是著名侨村,素有“乡贤之乡”美誉。旧时村民为生计远涉重洋到海外谋生,他们敢为人先、坚韧不拔,事业有成之后不忘桑梓,倾力支持家乡建设;当代旅外乡贤更是秉承传统,惠泽故里,为家乡办成了一件件好事实事。从古村落的石板路,到现代的水泥大道、学校、医院建设,无不是旅外乡贤拳拳赤子之心的生动见证。

  近年来,建筑产业成为珠浦的主产业,涌现出多家全国知名的大型建安企业,成为闻名遐迩的“建筑之乡”“富裕之乡”,黄振达、黄光苗、黄光钦等乡贤热心公益,多年来为家乡捐资捐物累计数亿元,使珠浦无论是新村居还是古村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治美化,黑臭溪塘变身靓丽风景

  走进位于磊广大道一侧的珠浦文化广场,只见成片的草坪绿草如茵,绿荫走廊繁花似锦。这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中心,是由珠浦乡贤黄光苗于2009年捐资1600多万元,利用社区闲置土地兴建的。广场内还配套有一幢两层综合楼,设置有接待室、多媒体展厅、综合活动室等,为社区群众提供科教便民服务。

  广场一侧的珠浦大沟古,渠水清澈,绿树成荫,沿途还有石椅可供休憩。珠浦大沟古总长约1400米,贯穿珠浦的整个生活区。在过去,大沟古饱受沿岸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质黑臭。近年来,为加快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排水排污系统,社区组织人力设备,清理珠浦大沟古渠底淤泥及杂草,建设排水排污系统,使渠水重现清澈原貌,两岸景观也得到美化。目前,社区已完成雨污分流,片区中的溪渠、池塘经过整治美化之后,成为一处处亮丽的风景。

  进入社区,宽阔的水泥路两旁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主干道配套了绿化、路灯及公共停车位、公厕,美丽舒适、生态宜居环境日见成效。

  活化保护,老屋改造为小花园景观墙

  走进珠浦南门古巷一带,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是古村落的发源地,藏着很多具有深厚底蕴的人文景观。近年来,珠浦社区积极凝聚乡贤企业家、热心人士的资源,对片区道路、古建筑及环境进行了活化、保护及改造,使片区环境旧貌换新颜。

  位于三片老人活动中心旁原有一处空地,面积100多平方米,一直以来被围挡闲置,杂树丛生。在周边居民的提议下,今年3月份以来,通过发动珠浦热心贤达捐资进行整治升级,拆除原空地围墙,清理平整土地,新建凉亭,并配套石凳、灯光、绿化等,优化美化了周边环境,将片区存量空间予以盘活,成为社区老人又一处休闲娱乐场所。

  蜿蜒曲折的南门古巷石板路,早年由侨胞和乡贤共同出资修建,两侧藏着众多古民居建筑和书斋,保留着不少传统美食老店。去年在乡贤和热心群众的捐资支持下,巷道进行了景观设计,增设路灯、绿化,原来崎岖不平的路面重铺了新石板路,两侧绘上英歌舞、“厝角头”等各种潮汕文化主题墙绘,转角空置的破损房屋、残垣断壁,或修缮为景观墙,或开辟成小花园,并搭建凉亭,成为休憩区,使这一片区彻底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现象,大大改善和保护了古巷顶的风貌。

  串珠成链,打造“食宿游购娱”一体旅游地

  位于珠浦社区的巨峰寺风景区因“桃花节”而远近闻名。连年来,珠浦社区一直积极推进巨峰景区的建设,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并发动社会集资,将景区建成汕头一处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促进社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景区入口服务区,记者看到,这里现已建成“印象桃里”商业综合体、停车场、电瓶车站、游客中心等,景区配套逐步完善。随着景区大道、前山景区和后山景区的逐步建设,巨峰景区已打造为兼具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及商业服务功能的综合旅游景区。

  除此之外,社区还有8个环境优美的公园,都是利用闲置空地建设而成的。目前,珠浦社区通过布局“文旅商”项目,加上古村落的修缮保护,将巨峰景区、东山公园、花田花海、古村古迹串珠成链,着力打造集“食宿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线路,激发珠浦文旅产业新活力。

  “造血活血”,“建筑之乡”步入发展“快车道”

  被列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社区培育对象的珠浦社区结合自身禀赋优势和发展基础,立足打造产业引领、文旅融合、乡贤聚力、强村富民的“建筑之乡”发展定位,深度发力,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改革开放以来,珠浦社区紧跟经济建设大潮,因地制宜发展集体产业,经济实力不断发展。通过“自起炉灶”发展工业、聚焦文旅发展第三产业、抓好发展规划、增强“造血活血”功能,多方面推动产业兴旺。1987年创办珠浦工业区,建设10万平方米通用厂房,持续做好招商引资,吸引隆源实业、环晖木业等30多家企业落户,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木材制品、塑料制品等行业为主的生产基地。目前,社区正利用现有土地资源,谋划占地212亩的高新科创产业园,结合“工改工”,拟建40万平方米厂房和10万平方米配套,对接深圳博皇等企业,吸附家具建材、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项目落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益,预计全面建成后每年能为集体增收约1000万元。

  为推动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社区不断推进道路建设,现已建成16条主干道,总长约10公里,配套绿化、路灯、排水排污,有1000多个公共停车位,安装主干道休憩石椅等;加强污水治理,已完成社区雨污分流、珠浦大沟古整治提升、片区几个旧池塘整治美化;推进“厕所革命”,拆除旧厕2000多个,建设标准化公厕1个,升级改造公厕3个;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改造提升三片一带景观,增设4个凉亭,推进“赤膊房”整治,开展“三线”整治,建设通讯基站等。

  古老“鼎脐石”曾是全村中心点

  珠浦创乡于宋元丰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村居风景秀丽,奇石遍布,其中有一块巨石,名为“鼎脐石”,千百年来立于村居的中心位置,成为海内外乡亲心中的共同记忆。如今,在社区环境整治和活化改造中,这里围绕“鼎脐石”建成了鼎脐石公园,优美的风光吸引着旅外乡亲前来品味乡愁。

  珠浦社区干部黄镇南告诉记者,“鼎脐石”处于珠浦村中心位置的一处小山丘上,创乡之前就已存在,是乡里的最高点,也是村居最古老的发源地,村居老屋围绕着这块“鼎脐石”为中心不断扩建,从空中俯瞰,很像一幅“八卦图”,所以珠浦也被称为“八卦村”。

  他说,以前家里没有空调风扇,“鼎脐石”就成为夏天纳凉的好地方。这里位置较高,夏天的夜晚凉风习习,他经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在石上躺凉,甚至有的人整夜就睡在这块大石头上。据介绍,早先村民们都围绕着“鼎脐石”居住生活,后来逐渐迁移新居,这里已几乎没人居住。

  家乡有需要闻讯而动带头捐款

  珠浦乡贤热爱家乡,想方设法支持家乡发展,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倾注着他们的赤子情怀。珠浦社区现有珠浦第一小学、第二小学、达濠二中等三所学校,每一所都环境优美,教育设施配套齐全,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这些都是乡贤积极参与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位于振兴路与联泰路交界的珠浦医院,规模宏大,配套完善,使社区居民实现“小病不出村”,这座医院也是在乡贤的鼎力支持下建成的。

  此外,联泰路、文化广场、人行天桥等大型项目也为乡贤出资捐建。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还在乡贤支持下先后建成5个老人活动中心、康乐活动中心、全民健身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活动阵地;成立了珠浦慈善会,筹集善款,用于扶危济困、助学奖学奖教、敬老爱老等活动。一个个乡贤倾力家乡建设的故事,传遍了乡里乡外。

  黄木琴从青年时期就定居香港,他为人坦诚忠厚,处事重情晓理,深得旅港乡亲的信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他对家乡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虽年事已高,经济并不充裕,但却不辞劳苦,出钱出力,支持家乡接自来水,建学校,修道路,不但先后为家乡建设事业捐资10500元,还多次自费往返奔波在汕港两地,发动旅港乡亲一起捐资。在他生前,家乡的每一个项目建设,都有他的汗水和足印,每处芳名榜上都有他的名字。

  黄镇南介绍说,1979年,村里为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决定建设自来水设施,木琴伯把家乡建设自来水工程的消息告知旅港乡亲,动员大家捐款购买进口水管捐献给家乡。在他带头捐资并发动下,旅港乡亲45人共捐资27700元,购买镀锌水管,捐给家乡建设自来水设施。

  1984年,珠浦为进一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决定新建珠浦第二小学,建校资金需要人民币50多万元,黄木琴得知后,不但带头捐款,又一次毅然挑起动员旅港乡亲捐资建校的重任,在香港挨家挨户联络乡亲,共同为家乡教育事业做贡献。1990年冬,他回到珠浦准备在家乡过春节,闻知家乡计划动工建设村道水泥路,他一下子就闲不住了,放弃在家乡过春节的计划,重返香港,再次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为家乡村道建设捐款,乡亲们纷纷解囊,共筹得港币117500元。

  黄光豪是从珠浦走出去的旅港乡亲,他事业有成,心系桑梓,热心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并用实际行动倾力支持。只要听说家乡有哪个民心工程需要启动,他总是闻讯而动,二话不说带头捐款,并带动其他乡贤一起献爱心。

  珠浦社区的外环路、伯公岭路,是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要道,以前都是泥泞小道,在黄光豪的带动下,众多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捐资修路,使道路得到拓宽并铺为水泥路,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据不完全统计,黄光豪在珠浦外环路、伯公岭路及老人理事会办公楼等项目建设中共计捐款100多万元。

  情系家国不遗余力助学扶贫

  生于1969年的黄光苗,在20世纪80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离开家乡到惠州、深圳等地开创建筑事业,未满20岁就开始从事房地产开发,成为“建筑之乡”珠浦成功创业者的代表之一。1993年,黄光苗带领团队在香港创立中洲集团,走上集团化发展道路。

  他为人正气、情系家国,为慈善事业做出巨大贡献。2000年以来,黄光苗及中洲系公司用于扶贫慈善捐款860万元;用于捐建校舍、兴建校区、资助学生的爱心助学捐款1.96亿元,涉及慈善捐款、医疗救助捐款、救灾捐款,支援多个地区基层建设等累计捐款超过2亿元。

  自离乡创业后,黄光苗一直关心家乡的发展。2003年,得知家乡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后,黄光苗主动提出由他独力捐资550万元在家乡建设珠浦医院,此后又多次分期分批捐资,以区级医院建设标准进行设备配套。

  2004年,黄光苗联同黄振达、黄光升等乡贤共捐资67万多元兴建了三片老人活动中心,让家乡老人们老有所乐。2009年,黄光苗捐资1600多万元兴建珠浦文化广场,用于向社区群众提供文体、科普、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他还捐建了汕头市濠江区慈善会办公会所,并担任汕头市濠江区慈善会珠浦分会永远荣誉会长。2006年,独资捐赠人民币100万元在普宁燎原镇果陇村兴建光苗科技实验楼。

  黄光苗的善举获得各方嘉许,他于2003至2018年期间,连续担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还担任多种社会职务,荣获多项个人荣誉。

作者:许玉璇 苏硕元 发表日期:2024年04月2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下一篇:书香飘万家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