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艺苑

笔简意饶的《北京风俗》

  墙有耳
  人力车

■ 黄春馥  文/摄

  《北京风俗》是我在成都一个艺术馆里淘来的图书藏品。该书由“读库”出品,中国美术馆特别授权,2016年出版。图书尺寸为28.6×34.6厘米。全册计34图,图画绝大部分在册页的右半爿。

  册页《北京风俗》是近代著名美术家陈师曾(1876-1923)的力作。那个时代的文人,如同处在河海交汇处的鱼儿,向内啜饮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向外吐纳洋派墨水的芬芳,在兼收并蓄中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同时,家国大厦倾颓的现状又让他们不得不放下士大夫的清高跟架子,直面惨淡的现实。陈师曾刻画北京风俗的三十四幅画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鲁迅曾对他的作品以极高评价,说他:才华蓬勃,笔简意饶。

  在这三十四幅画中,他细致地刻画了以北京下层百姓为主要对象的风俗、命运,同时配上陈止、陈康等文人意味深长的题跋,既有美术欣赏价值,又富于文学色彩。

  陈师曾书画上内学徐渭、吴昌硕、朱耷等,外学西洋画,他的画善于运用色彩,以意传神,融合了中国书法的飘逸,同时在个别细节上,又注重明暗,让画面更有立体感。题跋里有长短句交错、活泼生动的歌谣,有感慨时事的背景介绍,有暗含讽喻的诗。字体有端庄秀雅的楷书,有飞扬流动的行书,有古雅庄重的小篆书。不管画还是题跋,都值得一再回味。

  如第三十幅“拾破烂”图,在色彩、用笔中暗含匠心。这本书其他很多画面都忽略了五官,但这幅图的老者有疏淡的五官。五官不起眼,神情却十分专注。他直盯着前方地面,右肩挎着大竹筐,右脚半屈伸,显得吃力。左脚向前跨出,配合拿着铁钩的左手。衣服的褶皱刻画出他窘迫的处境跟职业特点。主人公脸上、身上斑斑驳驳的灰黄色、灰黑色跟背后的垃圾如出一辙,看似随意、轻描淡写,但是用墨的轻重、多少、色彩变化都有讲究。着墨点在中间,在偏右处的着力点,让人物显得凝重。平凡的老百姓一进画纸,就显出扣人心弦的魅力。边上是青羊居士行书题跋:“拣破布,拾残纸,老夫无日不如此。世间之物无弃材,铁钩收入笼中来。”长短结合、通俗生动的句子,传神写出了拾破烂的乐观情怀,补充了画面内容,富于风趣。边上北楼的题跋则有别样的沉重感:“热心偏肯惜丛残,文字无灵且莫叹。大好河山方破碎,几人收拾不嫌难。”包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对尸位素餐、苟且偷安的达官贵人深深的不满。他讽刺那些身居要职的人甚至不如拾垃圾的,可谓振聋发聩。

  第三十三幅“人力车”用对比折射出不同的命运。画了个弯腰驼背、使劲地拉着车的人力车夫。后面坐着衣冠楚楚的客人。客人面目一片空白,只用清淡的笔画勾勒出个脑袋,但是那舒展的身体,悠闲放在腿上的双手处处写照出养尊处优跟骄矜。在无言中,阶层的对比、上层的作威作福,下层百姓谋生的艰辛就跃然纸上了。

  第三十一幅“回娘家”相对轻松活泼。坐在驴背上的年轻女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缰绳,穿着簇新的蓝布衫,要回娘家去。边上是戴着小帽拿着鞭子的赶驴人。婴儿衣服跟女人头上的红花透出喜洋洋的色彩。连驴子也在明亮色彩的照映下显得善解人意。

  第四幅“墙有耳”,背景是紧闭的两扇木门,门中间是密密的栅栏,看起来保险措施很到位。却有两个闲人,做不经意的样子在边上站着。前方的是个老者,穿着翻起护耳的棉帽,深黑色的棉布马褂,里面是浅色长袍,深色老布鞋。看起来是个体面人。他微驼着背,微微侧着头,笼着双手,样子十分专注,似乎在倾听着什么。他体面的外表跟鬼祟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边上穿长袍的随从,垂首站立。显然是个陪衬。边上有长短错落的题跋:“北京茶坊酒肆,每贴莫谈国事红条。戒客之谰言而累己也。兹图似有侦察状,金人三缄之箴,可不慎乎!”画家在简练的笔画中折射出当时人性的复杂,社会的黑暗。

  《北京风俗》让我们看到,一个画家,不仅是调遣颜色、线条的高手,也是社会、时代的播音人。他的笔画勾勒,如同作家刀枪剑戟般的文字,同样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

编辑:李津 发表日期:2024年04月13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