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锚定目标打造粤东区域疾控新高地

市疾控中心拟今年整体迁入新址办公
实验人员用高通量测序仪进行基因测序分析。
  市疾控中心新址外观。

  建设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市疾控中心紧抓战略契机,锚定粤东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设目标,不断强能力、铸实力、聚合力,全力打造粤东区域疾控新高地。

  强能力,狠抓队伍建设

  市疾控中心始终把提升能力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常态化举办“疾控业务大讲堂”,不定期邀请专家集中授课,建立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定期讲课制度,不断充实完善干部职工专业知识和体系结构;积极创建“健康汕头·疾控先锋”党建品牌,发动和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对标一流、争先创优、比学赶超,争当学习先锋、防控先锋、技术先锋,推动各项疾控工作提质量、出成绩。2023年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参加广东省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职业技能竞赛和首届广东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均获得团体二等奖;参加汕头市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获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项目个人一等奖。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中心根据现有人才队伍情况和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方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与管理,对关键时期舍小家顾大家、敢于担当作为、德才兼备的干部予以重用,让责任心强、工作突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中层干部队伍,铸就了担当攻坚的战斗堡垒;利用汕头市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有利契机,招聘26名研究生专业人才充实到疾病防控一线队伍,目前在职人员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占比35.1%,解决制约中心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高级职称带头、中级职称为骨干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推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铸实力,加强基础建设

  市疾控中心加强新址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以此推动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努力提升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工作的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汕头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市疾控中心异地建设项目占地50.48亩,总建筑面积44810平方米,建设一栋13层业务办公楼、一栋5层理化实验楼、一栋4层微检实验楼、一栋1层P3实验楼,经过3年多的建设,预计今年可整体迁入办公。

  市疾控中心还依托信息系统与大数据平台建设更加智能的症候群监测预警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急性传染病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强化大数据分析能力,形成多维度数据平台支持的智能化监测预警体系。强化新冠病毒变异监测,及时掌握疾病动态趋势;强化登革热、猴痘等急性传染病以及病原媒介监测预警,做好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工作,有效处置2023年本市登革热疫情。同时,提升实验室检测“一锤定音”能力建设。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和升级,目前中心配备仪器643台,总值7650万元,A类仪器设备配备率已达到国家建设标准要求。建设高通量测序(NGS)平台,应用高通量测序的多病原检测技术,对部分新冠病毒、猴痘病毒、登革病毒等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等突发应急事件中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和溯源。加强粤东水质区域实验室、食品安全检测粤东实验室建设,结合粤东区域山区和临海的特点,拓展蘑菇毒素、生物毒素和神经毒素等化学性毒物应急检测鉴定能力。

  聚合力,加强合作交流

  为加强卫生应急合作交流,市疾控中心组织开展粤东片区突发急性传染病卫生应急队伍区域性演练培训,积极参加省级、兄弟城市组织的应急演练和技术培训,通过针对性培训考核、应急演练、应急拉练、技能大赛等提升应急队员个人技能水平和应急队伍快速响应、现场处置和区域协同作战能力。

  市疾控中心还与汕头大学联合共建省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基地,并于2023年10月份完成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人才粤东片区培训任务,中心被确定为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现场实习基地。此外,加强高校、大健康产业科研机构合作,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公司共建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粤东区域培训基地,培训省内外多名技术人员,在我市登革热疫情防控中提供了可实现登革病毒快速鉴定及溯源的ATOPlex  DENV1-4靶向测序流程,并辐射粤东联合溯源。与汕大公卫学院、市职防所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市疾控中心、汕大公卫学院、市职防所三方携手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工作互动,提升创新科研能力。

作者:周敏 发表日期:2024年04月08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