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粿”住美好回忆

  (网图)

周末回乡下,听到五岁的侄女拍手唱着童谣《粿名歌》:“一油堆,二油雷,双头尖,四菜粿,五缚粽,六甜粿,七酥包,八酵粿……”春节刚过,那一枚枚洋溢着年味的红桃粿在我脑海里依然不时浮现。

红桃粿是潮汕地区时年八节必备的特色粿品,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长寿,故桃粿反映了祈福祈寿的愿望。每年一进入腊月,母亲便开始忙着做红桃粿了。

在母亲看来,没有红桃粿的年,年味是会大打折扣的。有一年,母亲忙着祭拜的事,竟然在年前累倒了。眼看年关将至,家里依然鼎冷锅凉,没有一点烟火气。到了腊月廿六七,母亲硬是从床上爬起来,洗米、烧水,张罗起做红桃粿来。她身体还虚弱着,便招我们:“来,你们后生仔力气大,帮忙揉一下米团。”

制作粿皮的米团要趁热不停用力揉搓,或用槌棒在鼎里不断搅拌,功力越到位,粿皮的韧性越好。母亲对粿皮的制作尤为讲究,我们揉完米团,她总要拈起一小块粿皮,试一试软硬度,硬了,再加一点水;软了,加点粘米粉,直到软硬合适,又唤我们有顺序、有劲道地揉,揉到粿皮光滑。大冬天的,我们一个个忙得额头渗汗。

揉米团的活儿总是累人。不一会儿,糯米香饭焖熟了,那飘香的猪肉、香菇和虾米,直诱得我们饥肠辘辘。母亲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舀了一勺香饭装在小碗里,慈爱地笑着说:“吃吧吃吧,小馋猫!本来这些是要做粿祭拜的呢!”

母亲做粿时,总不免向我们讲起她当初嫁作人妇时,不会做粿,被婆婆嫌弃的辛酸往事。我和哥哥知道她再说下去就会红了眼眶,彼此一使眼色,打断她说:“哎呀我的好妈妈,您现在简直就是‘粿品传承人’,多少人要跟您合做粿都求不来呢!”母亲听了甚是得意,乐呵呵地找来曲红(一种食用色素),将粿皮染成桃红色,在夕阳下细细端详,笑成了一朵花。

潮汕俗话说:“雅人做雅粿,粿品看人品。”母亲对做粿每个环节的讲究,正是她的品性使然。她的巧手是出了名的,做粿又快又雅。只见她在面团上取下大小适中的一坨,轻柔地旋转、揉捏,慢慢捏成碗状,再将糯米香饭放入“碗”中,细致地将“碗”周的面皮揉压下来,轻轻收拢,将糯米香饭馅料包好,再将包好的面团捏成桃子的形状,最后放入木制的“红桃粿印”中。每个角落都压实了,然后利落一敲,红桃粿就从模具中抖落出来。

在做粿间隙,母亲总会喊我为她播上几首家喻户晓的潮语歌,如《一壶好茶一壶月》《彩云飞》等,而后轻轻地跟着哼唱。父亲也没闲着,在一旁冲好三杯汤色亮丽的工夫茶。此时,夕阳的余晖给母亲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这样的画面总让我产生错觉——这并非在劳作,而是在享受。是啊,母亲是懂生活情致的。忙忙碌碌又一年,锅碗瓢盆的声音,是一年行将闭幕时最美的音乐。一家人在熟悉的旋律里,做着喜庆的红桃粿,说着家常闲话,一起辞旧迎新。在红桃粿里,这个年有了颜色,有了声音,有了味道,一切辛劳皆化为满足。

作者:沈贵芳 发表日期:2024年03月1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