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旅游

见证重庆红色历史

黎明的丰碑

  到重庆,在解放碑附近下车。天灰蒙蒙的。这座山城用飘带一般宽广起伏的街道迎接着我们。我们推着行李箱,踏着光滑而潮湿的马路,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天空如同污浊的调色板。一座巨大的淡黄色纪念碑静静矗立在十字路口中央。在它身边,巨大的屏幕在播送着轰轰烈烈中国红为主色调的广告。跟周围漩涡一般席卷过来的繁华场面相比,它如同一声声响亮悠长的钟声,一下下敲打着感官。它如此地寂寞,同时又跟周围如此地和谐。好像就是一直屹立在那里,静静看着周围的高楼拔地而起。好像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战火纷飞地动山摇的惨烈。时光如流水,千万人的脚步在这里经过,千万人的目光在它上面久久停留。在它身上寻求着慰藉跟力量。而它连接着地底下重庆的根,顶着重庆的天,屹立到永恒。

  人民解放纪念碑又名“抗战胜利记功碑”,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碑是八面柱体,高27.5米。碑内连地下有8层,碑顶向街口的四面有自鸣钟。碑台周围为花圃。“8”象征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8年艰苦抗战,象征着中华民族在血泪中沐浴重生。它是个切换键,果断地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切换成东方巨人。它是个特别的电台,释放出永不消逝的电波,把所有人的私心杂念涤荡干净。

  突然间,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一群鸽子扑闪着翅膀在广场上空飞过,像是要赶赴着什么。以黄色菊花为主色调,以紫色菊花为点缀的花圃让它晕染上几许妩媚。冷风嗖嗖地在耳边吹拂过来。顶部的大钟指向下午一点十分。

  温度接近零。许多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碑下面合影。一对情侣在调整着镜头。他们的羽绒服帽子,亲密地靠在一起。一个孩子跑到纪念碑前,让父亲给自己照相。她举起手,做个胜利的手势,随即收敛起笑容,带着羞涩望向父亲。我拿起手机,不断拉近镜头,直到它成为镜头中唯一的主角。这座米白色纪念碑的庄严气息再次一点点从镜头渗透进了心里。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地道战》,那些在地底下挺直着的民族脊梁;想起了孙犁小说里千军万马般的芦花荡;想起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揭露;想起了曾活跃在华侨战线上抗日的爷爷。这座跟人民英雄纪念碑遥相呼应的丰碑,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就像一本封面陌生的书上记载着熟悉的故事,沉甸甸地压上心头。

  后来我们去附近一家叫做“1941菜馆戏院”的店,听了店员的介绍,才知道1937年到1941年,是日本对重庆轰炸得最猛烈的时期。每一次轰炸过后,重庆都是满目疮痍。许多无辜百姓就死在一次次轰炸中。同时,还有冒着生命危险抢险跟抗日的战士。在纪念碑下面,就埋葬着许多英灵的骸骨。那个店员对我们说,重庆是英雄的城市,而我们就是英雄的守护人。我们把店开在这里,也就是为了让所有经过的人都不要忘记这历史上惨烈的一页。

  第二天凌晨,天上下着蒙蒙小雪。我们第一次看见在黑暗的天空下,亮晶晶的雪花在微弱灯光的照耀下飘飘洒洒地落下。落在地面,落在我们身上,悄悄地变成了水。我们踩着寂寥的街道,来到解放碑前。凌晨时分的解放碑被橙黄色的灯光环绕着。以黄色菊花倾斜成宽广的底座,簇拥着它。周围的高楼还在沉睡。纪念碑后方的双子大楼如同黝黑的山峰。注视着这一切。解放碑在深深的冥想里。它在想什么呢?也许就在想艾文宣烈士《悼龙光章同志》的诗:

  不要眼泪,

  不要人们的慰藉。

  记着呵——

  中国人还活着。

  这册血写的账簿,

  将是一块历史的丰碑!

  死,是永生,

  死,并不是战斗之火的熄灭。

  让他永不泯灭的忠魂,

  在青翠的歌乐山巅,

  仰望黎明!


作者:黄春馥 发表日期:2024年03月0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