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嵌瓷、壁画、潮绣、镌刻、剪纸……多彩民艺凸现浓浓年味

非遗艺人炫绝活 祥龙闹春过大年

  锣鼓喧天闹新春,龙飞狮舞送祝福。“兔”去“龙”来之际,人们以多姿多彩的方式辞旧迎新。在汕头,各位非遗传承人纷纷亮出民间绝活,制作以“龙”为主题的作品,营造别样的年味。剪纸、胪溪壁画、嵌瓷、印章、镌刻、潮绣……记忆里的这些浓浓年味儿,在非遗技艺中鲜活起来。

  嵌瓷

  大寮嵌瓷省级非遗传承人许少雄

  “九龙壁”潮味浓郁栩栩如生

  嵌瓷,是潮汕地区民间建筑装饰工艺,通常应用于民间的祠堂、庙宇、大型建筑的装饰,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经得起风吹雨淋,寓意吉祥如意、长寿富贵等。大寮嵌瓷作为潮汕嵌瓷的主要阵营之一,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走进许少雄的创作室,随处可见他的嵌瓷作品,在他的匠心巧手之下,不起眼的小瓷片经过剪裁和组合,能拼出栩栩如生的雄鸡、金鱼等小动物、贴出争芳斗艳的奇花异草,让人叹为观止。

  许少雄正坐在桌前修剪一堆瓷碗碎片,“定好造型后,将一片片修剪好的瓷片一层层叠上去,作品的难点就在于设计。”作为大寮嵌瓷省级非遗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许少雄言谈朴实,从事嵌瓷这一行已30多年。“我7岁便开始跟随祖父许梅村学习绘画,15岁正式学习嵌瓷技艺。”许少雄笑了笑说,小时候别人玩泥巴,他玩的是瓷片。

  说起最心仪的龙主题嵌瓷作品,许少雄不假思索地回答“九龙壁”。这幅出自许家的嵌瓷九龙壁位于市区外马路存心善堂前面,因其独具潮汕特色的表现工艺,吸引过往路人驻足欣赏观看。记者看到,九条龙以高浮嵌手法制成,龙的形态各异、形神兼具,有坐龙、行龙、升龙、降龙等,立体感强烈,视觉效果也极佳。

  “整个团队历时三年才完成九龙壁的制作,刚好就在上一个龙年完工。”许少雄说,在塑坯的基础上,全部是由手工钳剪出不同形状的瓷片,然后用纸灰加红糖水粘瓷片,自里到表叠接嵌贴上去的,最高的部分突出壁面达26厘米,突显了“嵌”的功夫。九龙壁分别由壁画、壁上瓦庑殿式顶和背面等三部分的嵌瓷构成,除了壁画的九龙外,还将珍禽瑞兽、奇花异卉、江河水族、瓜果博古、戏曲人物等集于一壁之中,采用了立嵌、浮嵌、平嵌和彩绘等技艺之特点,具有浓厚的潮汕民间艺术韵味。

  许少雄告诉记者,嵌瓷特别注重对局部细节的塑造,要求精密,对结构的稳定性要求也更高。比如为了展现雄鹰的羽毛,让其更为活灵活现,必须剪出非常细小的瓷片来拼贴,塑造层次感。

  近年来,嵌瓷艺术如屏风、摆件、壁画等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品,广受海内外欢迎。许少雄不断地对制作工艺进行优化创新,他坦言,原创的才更有生命力,存心善堂很多嵌瓷作品如百鱼图、祖师传说等都是他原创的,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欣赏打卡拍照。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门手艺,也是从祖辈父辈肩上接下的责任,他必须全力以赴做出更多好的作品,培养更多传承人,让大寮嵌瓷这一传统技艺得以更好传承与发扬。

  镌刻

  印章镌刻技艺非遗传承人丁明

  方寸之地 龙腾贺新春

  2024年是农历甲辰年,在辞旧迎新之际,印章镌刻技艺非遗传承人丁明精心设计了《辰龙大吉》印章,喜迎新春佳节。

  丁明是“广东印章大师”,印章、印泥双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从事印章镌刻和印泥制作已30多年。手工镌刻的印章兼有书法艺术和刀法工艺,是汉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技艺传承的脉络,再配以篆刻手工印泥,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目前,印章镌刻技艺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印泥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丁明也成为了相对应项目的非遗传承人。

  在古代,龙代表了至尊和富贵;在民间,人们把龙看做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龙的传人”也是在人们心中扎根的精神符号。潮汕的镌刻技艺雕法精细,在选字、布局、章法、造型上均显现出形式美。丁明将气势磅礴的祥龙浓缩在方寸之间,既有体现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还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

  记者看到,《辰龙大吉》印章展现了一条昂首奋发的祥龙,象征蓬勃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旁边配上篆字“龍大吉”,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和谐而庄重,展现了龙腾四海的宏阔景象。丁明说,辰在易学“地支”中也是龙的意思,把辰字稳藏在龙口喷出来的水中,这样的设计图中有隐藏的字,字隐藏入图中,既可爱又立意新颖。

  印章自古便是凭信之物,“印者,信也”,传承千年,一诺千金。多年来,丁明致力于这项技艺的传播和传承,不仅尝试着将手工镌刻的印章、手工制作的印泥转化为时尚艺术品,还致力于推动非遗技艺走出汕头,走向全国。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丁明带着他的作品参加2022北京新闻中心“多彩神州”主题展区举办的岭南文化主题日活动,向国内外记者和来宾展现非遗文化的时代光彩。

  “作为非遗传承人,就是要展现责任担当,传播非遗文化,讲好汕头故事。”丁明说,在十二生肖中,龙是神兽,象征尊贵和力量,在民间寓意吉祥好运,他从生肖龙上汲取创作灵感,寓意祥和圆满,表达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壁画

  胪溪壁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吴义廷

  文创壁画绘美好愿景

  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胪溪壁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吴义廷创作文创胪溪壁画《盛世国风》,体态雄健、惟妙惟肖的飞龙跃然瓷盘上,既烘托出浓浓的龙年迎新春氛围,又表达了祝福祖国像巨龙一样腾飞和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美好心愿。

  胪溪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艺术中的一支,是潮南特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和艺术表现力,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吴义廷出生于壁画世家,“吴烈波”是他常用的笔名,从事壁画艺术创作已30多年。如今,他创作的壁画作品遍布省内各地,精湛技艺让人赞叹不已,多次参加各地举办的文化展览,屡屡获奖。

  记者看到,《盛世国风》是个直径40厘米的圆瓷盘,盘中祥云瑞气环绕,巨龙蟠曲舞动、腾于云雾之中,富有动感,整幅作品格调洒脱、清新、豪迈。“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图腾,也是吉祥的象征。”吴义廷说,设计这件作品祈愿龙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在潮汕乡村,小至民居,大至庙堂,总能看到具有浓郁乡土艺术特色的壁画,无论是山水风光、花鸟虫鱼还是戏出人物都栩栩如生。“壁画作为我国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构图严格,用色、画工精细,其艺术与潮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吴义廷告诉记者,作品大多取材于潮汕民间传奇故事和祥瑞和谐图案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侧面反映出潮汕地区社会生活的风貌。

  胪溪壁画承袭了中国民间工笔画的传统,同时受到潮汕地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代艺人的传承发展,自成风格。在以前,胪溪壁画多应用于墙面和天花板,市民要欣赏到如此美轮美奂的作品,只能到潮汕乡村的民居或庙堂才能看到。近年来,吴义廷凭借着过硬的绘画功底,按照传统胪溪壁画的工艺流程,把胪溪壁画“搬”到木板、合板、瓷盘上进行创作,制作各种便于携带的室内装饰壁画产品,为传统壁画赋予新的生机。

  “我所有的瓷盘作品都是自己纯手工画,自己烧制完成。”吴义廷表示,“非遗+文创”的传承方式既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给文创产品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探索出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新模式,让人们更加了解非遗底蕴,感受非遗魅力。

  剪纸

  潮阳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许遵英

  指尖上的年味“龙”重登场

  农历龙年临近,人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阳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许遵英创作了一幅《福龙献瑞》剪纸作品,浓浓年味跃然纸上。作品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新年吉祥如意,许遵英将非遗文化与生肖元素结合,祝愿大家生活幸福,红红火火,年年有余。

  龙,源于古代的图腾,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龙形象,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记者看到,《福龙献瑞》主体以大红灯笼套以双龙戏珠,剪有祥云与海水山崖纹,灯笼上方饰以方胜纹,下方饰以柿蒂纹,左右以如意云纹连接回纹为灯笼饰边,外围四角剪饰蝙蝠,蝙蝠运用剪纸的变形手法剪为鱼状,另饰有石榴、莲花等吉样花草,蕴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潮阳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2006年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遵英是潮阳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汕头市工艺美术大师。她告诉记者,剪纸元素来源于生活,剪纸作品要回归于生活。每年春节前夕设计生肖主题剪纸,不仅仅是一种过年的仪式,更是她几十年来对春节传统习俗的情感寄托和文化坚守。

  “过年剪纸,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是中国人红红火火过年的象征。”许遵英说,剪纸透露出浓浓年味,对她来说,更是充满童年的回忆。在许遵英的记忆里,小时候村里一到重要祭祀庆典,那些丰盛的果品、礼品上面总少不了各种样式的剪纸,她对这些剪纸特别感兴趣。12岁时,许遵英拜老艺人张佩龙为师,学习剪纸技艺,传承着生生不息的民间艺术。

  拿着剪刀,一张红纸在许遵英灵巧的手上左右翻飞,不需多时,一只只栩栩如生、造型各异的动物便跃然纸上,丝线相连,繁中求简,空灵剔透,令人惊叹。从艺40多年来,许遵英潜心剪纸创作,剪不离手,坚持初心的同时勇于创新求变,精益求精,无论是台上的戏剧人物、身边的花草鱼虫都成了她剪刀下的新花样,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了大千世界。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许遵英与时俱进、适时求变,利用传统剪纸表现重大现实题材的创新尝试再度让大众眼前一亮。作品不仅在国内多地展出,还走出国门,到芬兰、瑞典、韩国等地展示潮汕这一方水土的美丽,展示潮阳剪纸的独特文化魅力。

  “我们以剪纸作品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红色剪纸非常应景,既有从古至今的团圆寓意,又饱含新时代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许遵英说,小小的剪纸里有大文化,包含了很多寓意。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新年里,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看见剪纸这一抹“中国红”,将会产生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勾起浓浓的乡愁。

  潮绣

  潮绣市级非遗传承人徐丽钿

  飞针绣祥龙 喜庆中国年

  对新年的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于潮绣市级非遗传承人徐丽钿而言,绣片上一针一线描绘出的精细且多彩的图纹,则无声地诉说着她的新春愿望。

  潮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绣艺精美细致、构图均衡饱满、色彩亮丽又具立体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徐丽钿是清朝徐智利绣庄第四代传人,她既重视工艺传承,又善于博采众长,用亲身经历诠释了一针一线绣一生的工匠精神。一根针,一条线,在她手中不停地翻飞,一件件精美的手工刺绣作品便出现在绣布上,或花鸟虫鱼、或龙凤水波,平光细密,锦绣华丽。

  “每一幅潮绣作品都投射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徐丽钿拿出一幅自己创作的《四海升平》说,潮绣构图匀称色彩热烈喜庆,像这腾龙、蝙蝠等刺绣纹样,都是祖辈一代代传承下来,是另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展现出深厚的潮汕文化底蕴。

  老一辈编织出潮绣的锦绣年华,年轻一代开拓出潮绣的创新路径,让技艺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徐丽钿从事潮绣行业已有20多年,作品独树一帜,构思巧妙。继承传统的同时,她不断创新,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元素。“创新是潮绣传承的必经之路。”她表示,无论怎么变,潮绣的核心特色不能变。“垫绣”手法所呈现出来的立体浮雕效果、金线勾边手法、金银线绒线结合绣制的手法等,都是潮绣必须坚守的特色。

  记者看到,这件《四海升平》主体是一条威武的龙,纯手工绣制,通过采用钉金、垫金、浮绣等针法,使飞龙微微浮突,精致典雅又不乏时尚,尽显潮风潮韵。徐丽钿告诉记者,作品运用了潮绣独特的钉金垫浮绣法,独特的二针龙鳞针法,使得腾龙龙鳞片片相叠金光闪耀,形成飞龙翻腾的磅礴气势,整幅绣屏金碧辉煌、灿烂壮观,富丽浑厚的特色尽显无遗。

  龙年春节,徐丽钿用一针一线,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潮绣作品喜迎新春,她的作品更具质感、美感和现代艺术感,让人眼前一亮。“将潮绣和多元文化结合,是最好的推广和传承方式。”徐丽钿说,一针一绣看似简单,个中有着很深的技艺与奥妙,记录着潮绣这一传统文化技艺的复兴和传承。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人的重视,相信潮绣这块艺术瑰宝一定会焕发出新生的光芒,而她也会责无旁贷地把这一手艺好好传承下去。

  《四海升平》在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国匠杯”中荣获铜奖,栩栩如生的飞龙如在空中翱翔,营造出威武而庄严的美感与气势,周边别具匠心点缀一些小蝙蝠,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作品寓意四海平安、天下太平,表现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版撰文摄影  本报记者  陈文兰

编辑:李津 发表日期:2024年02月10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