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韩江水

星岛烟云

  ■ 郭亨渠

  弯曲蜿蜒的练江,从普宁白坑湖一路东流到了贵屿镇,宽阔的江面上有一个面积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小岛,当地人称为“七星墩”。江岛虽小,名气却大,她像一块抹不掉的胎记,是练江两岸潮阳人的乡愁和牵挂。

  日暖风和,凉风习习,相约几位文友,到千年古镇贵屿一游,首站是登七星岛。小木舟靠岸,上得岛来,顿觉心旷神怡。脚下是浩浩江水,放眼望去,眼前潮平江阔,两岸树木婆娑,江面远远近近有小舟穿梭,头顶白云蓝天,凉风吹拂,再远望,水天一色,呈现出江南的水墨诗意。文友齐声赞七星岛美。其实,景观的美只是她的外衣,而与小岛有关的名人和烽烟岁月里的革命故事,才是美的内涵。

  透过岁月的烟云,我的思绪穿越时空,过往的风云变幻,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在面前徐徐展开:史载,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著名将领戚继光率兵从潮州赴潮阳抗击倭寇。练江水道是防守要津,戚继光在练江岸畔布防,七星岛成了戚军休息之处,留下了抗倭英烈的足迹;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占贵屿,抢夺乡民稻谷,用木船运往下游和平镇,我抗日人民武装一个排藏匿于岛上密林,开枪击毙船上日军,劫返船上稻谷;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组织发动一批热血青年在七星岛备好船只,运送到和平镇,再上大南山参加游击队。

  战火与烽烟早已飘散在历史的长风中,当我们行走在七星岛上,这里只见林木扶疏,飞鸟嬉逐,一派祥和之中,又让人想起了潮汕历史上的两位名人。抗日名将郭汉庭,贵屿镇山前村人,少年时曾多次到此游玩,读书作文,后考入广东航空学校。一路攀升,抗战时期任武汉空军司令官,在一次空战中曾率部击落日机27架,史称武汉大捷。郭汉庭的弟弟,年已九旬的香港实业家郭锋先生告诉我,将军临终时仍念念不忘故乡的景物,曾嘱咐郭锋带其子女到贵屿拜祖认亲和游七星岛。凡尘如旧梦,乡情一帆悬。小岛无声,游子有心,汉庭将军的子侄近年来多次回乡,还在祖国投资兴业,做公益事业。郭锋先生说,故乡的风物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游子心中永不消逝的情结。在和郭锋先生的谈话中,我思绪联翩,小岛散发的一缕缕历史沉睡的气息,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上世纪30年代,潮汕女作家冯铿在六都中学任教,曾多次到毗邻的贵屿镇与文友读文论诗,到七星岛小憩,当年冯铿辗转练江两岸乡寨,看到的是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这一切让她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人世的悲凉,百姓的冷暖,大地的苍茫。后来,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不久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是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

  步出七星岛,我们行走于贵屿镇老街,但话语还是离不开这座弹丸之地的小岛。贵屿人老陈说,七星岛最兴旺的时期是明代嘉靖年间,那时新置普宁县,县城就在贵屿,贵屿是练江平原的工贸重镇,商贾云集,到贵屿的人喜欢登七星岛,“日见千帆过,夜观万盏灯”,风情万种。如今,海内外游子回乡,游七星岛之余,老街是怀旧之地。此话也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老街濒江而建,千百年来,练江滋润抚慰它,田野飘来的稻香,水边的蛙鸣和树上的蝉歌,乡邻关于农事家事的话题,吹进老街的每一道门,每一扇窗,吹进每一位老街人的梦境里。

  我们走在老街上,当年人来车往,商业兴隆的景象已湮没于岁月的深处,老商铺里,偶见老人饮茶聊天,拉弦下棋。我们将脚步放慢,呼吸着江风清新的空气,让心绪在宁谧的老街上回到久违的安宁之中,让古屋榕荫间沁人心脾的湿润凉意渗透内心的浮躁与不安。老陈指着对面一片林立的新楼说,那是古镇新街,也是繁华的地段,是后生人创业的乐园。但对于老年人和远道而来的游子,他们还是喜爱老街和七星岛的,岁月始终不可磨灭他们对老街和小岛的怀念。

  离开古镇和七星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地人为什么对小岛和老街熟视无睹,也许是多见不鲜。但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故园和故园的风物是乡愁永恒的居所,藏在内心最温柔的角落。诚然,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忘不掉自己的乡音;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能听到家乡的风物在风中歌唱。七星岛,风物依旧,老街道,残旧老化,但它们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自己的儿女归来。

  离开古镇,老街的古和小岛的美,仍似一支悠扬的乐曲,余音袅袅。故园的水,故乡的景,永远是游子生命的乳汁,不老的依恋,岁月的霓虹,心中的灯光,精神的明辉,无尽的牵挂……

发表日期:2024年01月13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上一篇:家山行吟
下一篇:英雄海岛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