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 龙湖

从粗放种植到精细管理,从科技助力到规模化生产……大衙村深耕“一篮菜”,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绿色半岛种“好菜” 田头市场有“甜头”

田头市场受到市民欢迎
  大衙村土肥水甜菜香

  从324国道外砂路口一路往北,便来到龙湖区龙华街道的最北端大衙村。这里是革命老区村,有被誉为“红色渡口”的大衙渡口,还有随处可见的大片农田菜地。因为水质好土壤肥,大衙村素有“绿色半岛”之称,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品相以及口感都非常好,出产的芥菜早在20世纪40年代便远销泰国、新加坡等地,1960年后这里又被定为汕头重要蔬菜基地。

  2017年5月,这里成立了大衙蔬菜种养专业合作社,100多户农户“众人拾柴火焰高”共谋发展。6年多来,该合作社在打响绿色蔬菜品牌的道路上不断发力:2019年11月,获省农业农村厅审定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2020年11月,被省农业农村厅批准为广东省“菜篮子”基地;今年4月,这里出产的生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好水好土 蔬菜种植历史悠久

  大衙村地处韩江之畔,韩江西溪在此分成外砂、新津及梅溪3条河流,清澈碧水绕村而过,因而有“绿色半岛”之称。经龙湖区文联推介,笔者走访了大衙村。

  “绿色”是大衙村的主色调。滨江竹木、村道大树、路旁绿化与洲园作物,皆呈现一片绿意盎然,轻风微拂,瓜果飘香,到处生机勃勃;碧蓝的天空下,浩荡的江水碧波荡漾,田园里蔬菜四季常青,人们来到这里,无不惊叹四周皆绿的田园风光。2002年,大衙村被广东省环保厅授予“广东省生态示范村”称号。

  “大衙蔬菜种植历史悠久。自清朝末叶,已有新鲜蔬菜及醃制菜成批量出口东南亚各国,这在潮汕地区实属少见。这里所种植的蔬菜品种繁多,口感甚佳,深受海内外各地人民喜爱。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大衙村为正大公司提供包菜、春菜等种子,出口到东南亚一带,颇为畅销;芥菜早在20世纪40年代便远销泰国、新加坡等地。从1960年开始,大衙村就成为汕头市的重要蔬菜基地。”大衙蔬菜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文华介绍说,经检测,当地土质为高氮、低磷、低钾,十分适合种植蔬菜,目前蔬菜基地面积达1200多亩,种有玉米、生菜、包菜、粉豆等几十个品种。“作为传统农业,大衙人在种植蔬菜方面有着较为全面的经验,且村民种菜至今依然秉承原生态的经验和方法,从未使用激素药物与激素肥料等,凭着沙质土以及清洁的韩江水浇灌,大衙所生产的农产品有着天然的清香和丰富的营养,蔬菜品相以及口感都非常好。”

  抱团发展  成立种养合作社

  面朝黄土背朝天,看天吃饭好辛苦,这是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能否组织起来形成合力,相互帮助共同发展?2017年5月,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由100多户农户联合组成的大衙蔬菜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基地面积达630多亩,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至今参加农户有160多户,是市级农业合作社示范单位、全国基层农村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

  “农民自己单打独斗种菜,非常辛苦,他们需要组织起来才能打开更大的市场,形成品牌进入超市、社区甚至出口,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收入;另外,组织合作社可把土地资源集中起来,形成有规模的菜篮子基地。”蔡文华告诉记者,自2017年成立后,合作社开始逐步规范管理、注册商标、引进良种、建立实验室、对接销售渠道。在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过程中,大衙主要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通过调整土地、兴修水利、完善农业装备等,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其次,科学规划种植,选种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相结合的农作物,并引进、培训优秀农技青年人才。最后,多方提升农副产品价值,着手谋划预制菜加工、净菜加工、鲜菜标准化包装、果蔬腌制等,将田园绿色果蔬打造成新潮伴手礼,扩大大衙蔬菜的知名度。

  “这些年来,我们每年都购买新种子,不断引进新品种,让农民创收致富,真正尝到加入合作社的甜头。如黑玉米一口气就买了5个品种,其中一个品种获得成功,种出来的玉米口感十分甜糯,合作社种了几十亩,市场上零售价每斤可卖5.5元,另一个新品种水果玉米每斤可卖6元还供不应求;种植面积约100亩、每亩产量达2吨的鼎峰生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现由广州一家公司定点收购,专门用于肯德基汉堡包等食品的配菜。”蔡文华开心地说,农户看到加入合作社后形势越来越好,信心更足了。如今,他们更加关心如何提高产量和果蔬质量,也更关心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近年来,市农业局的技术专家及龙华街道农办的工作人员经常下乡来到田头,了解农作物生长、病虫害情况以及农户的需求,每次专家一来就被农户围住问个不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去年12月合作社还开办了一个植保培训班,吸引了44个农户参加。

  田头市场  向休闲农业延伸发展

  种菜在田里,买菜去市场,这是人们早已习惯的模式,但两者中间隔着运输和商贩环节,价格因此上浮,农民也得不到更多的实惠。自2021年11月中旬开始,龙湖区龙华街道创新举措,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大衙村启动试点“田头市场”,让蔬菜从田头到餐桌无缝对接,避免中间商压价,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收入。2年来,这个“田头市场”持续火爆,吸引了很多市民专程前往大衙村买菜。

  开车来到大衙村口,笔者看到大榕树下出现了一个小型临时市场。旁边的公告栏上张贴着广东省“菜篮子”基地以及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等说明,这便是龙华街道大衙田头市场。有趣的是,旁边还有一个公交车站,站牌上只有66路一条线路。市民从广厦新城始发站出发,花2元钱就可来到这里。

  “这个市场每逢周六、日上午8时准时开市,虽然规模不大,但各类时令蔬菜一应俱全,生意十分红火,现场还提供免费农药检测服务,让远道而来的顾客买得开心放心。我认为,开设田头市场其意义不在于卖了多少钱,而是通过这个形式让广大市民更多更好地了解、认识大衙的蔬菜。”蔡文华介绍说,田头市场起初每天销售蔬菜约0.5吨,很快加大到约1吨。每到周末,很多市民从市区东区以及广厦新城、外砂等地专程开车或乘坐公交车前来买菜,不少人一买就是几十元甚至逾百元,回去作为手信分给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不少市民来过大衙村后,回去介绍给朋友,很快带动了更多的人来买菜、观光。

  言谈间,村民蔡锐贞半个多小时就将40多斤蔬菜卖完,收入160多元,他有些遗憾今天没有多摘些青菜来卖。旁边的村民们七嘴八舌地介绍说,大衙村卖菜不仅有看得见的田头市场,还有看不见的线上电商。“大衙蔬菜”电商平台自2017年就开始运作,以精品小包装的形式销售当地的绿色农副产品。每天晚上10点前接单,第二天凌晨采收、包装、分送,每天可供应的品种30多个。同时,大衙村还应顾客的要求,在市区多个小区设立了代理点,通过业主微信购物群销售当天采摘的新鲜蔬菜瓜果,很受欢迎。

  笔者了解到,近期大衙正在计划“田头市场+红色旅游+侨文化”的发展模式,准备今后向休闲农业和农业观光延伸发展。蔡文华和农户们都表示,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持续支持和合作社伙伴们的努力下,大衙村的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正迎来更多的新机遇。 

作者: 陈 敏 发表日期:2023年12月0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