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土路”变通途 荒地成农业园

龙湖区实施“百千万”工程,在产业培育、城乡建设、改革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
  龙祥街道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改造为停车场。
  大兴村将一片荒地打造成占地125亩的农业园。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也是全市的首要任务。抓住这个重大机遇,龙湖区在产业培育、城乡建设、改革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发展农村农业产业,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力争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以“小”见“大” 闲置地变身停车场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汽车保有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而随之而来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成为影响群众出行的一大困扰,要求新增停车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自我市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龙湖区龙祥街道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着眼改善人居环境,坚持以优化辖区基础设施为着力点,通过盘活了辖区内的闲置地和边角地,因地制宜将其“微改造”为停车场,在满足居民日常停车需求的同时,有力推动人居环境得到提升。

  停车虽小,事关民生。作为“百千万”工程省级示范点,龙祥街道周厝塭社区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入手,通过对辖区机动车保有量、现有停车位、潜在停车资源等进行“地毯式”排摸梳理,坚持“盘活利用、多方共赢”的原则,结合当前区域规划发展布局,通过科学设计、合理规划,深度改造闲置空地,化“边角地”“闲置地”为停车场,合理施划停车位。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许卢伟介绍,辖内周厝塭智慧停车场为龙新龙盛产业园配套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将建设两栋停车楼,各规划十一层停车场,包括地下设备层一层,规划停车位195个,包括地面充电桩停车。该项目计划明年8月建成,有效缓解附近市场、幼儿园、小学停车难问题。届时可扫二维码停车,取车30秒可取。

  采访中村民谢伯欣喜地表示,“以后停车就方便了,希望快点建成,车就不用停路边了。”让“闲置地”成“便民地”,居民的幸福感有了,人居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龙祥街道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打造宜居幸福街道,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土路”变通途 铺就村民幸福路

  改造提升农村道路是助力农村发展的第一棒,也是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近日,龙湖区新海街道东升村对辖内赋桂路、杏园路两条“素土路”实施改造升级,进行硬底化改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了村民安全出行。同时将路段旁沟渠增设900米绿化带、路灯及围栏进行升级加固,提升人居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居民,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日前,记者来到东升村赋桂路看到,改造升级后的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岸边栽种的近百棵柳树随风摇曳,三俩村民结伴散步而行,沟渠清澈,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东升村党委书记谢凯明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升村人,见证这条村道得以改造完成,他感慨万千。多年来,由于该路段原来为素土路,路面坑洼不平、雨天积水严重,村民在村道上进出多有不便,夜间行车更是容易发生事故,存在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秩序。此次对该路段进行提升改造,使该路告别了土路时代,也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极大便利了学生上下学及农民耕作,获得群众一致好评。“村里抓住了‘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契机,积极贯彻发展新理念,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用实际行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也是我们的宗旨和目标。”谢凯明说。

  “双向奔赴” 解锁乡村振兴“致富密码”

  走在新海街道大兴村汕兴农业园的木栈道上,只见连片的荷叶翠绿欲滴,“莲叶何田田”之景让整个农业园颇具灵韵。大兴村地处韩江支流外砂河出海口,生态系统完善,自然环境优越,经济主要以农业耕种和渔业养殖为主,村内无工业、污染类行业,环境与空气质量非常好,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景色正美,约上三五好友来到大兴村邂逅田园生活,从城市回到自然,是现在不少年轻人周末生活的打开方式。

  据介绍,此前,这里是一片荒地,后来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出租、引进企业,连片打造成占地125亩的农业园,积极拓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园区分二期打造,一期园区62亩,有台湾九品香水莲种植区、油菜花种植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农业休闲区及观赏区。

  当地干部坦言,原来的大兴村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2021年以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5万元,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大兴村紧抓发展契机,围绕省委、市委、区委和街道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全面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服务业,拓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实施土地集约化流转增收、提升基建筑巢引凤、合作经营互利共赢、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增加了就业新渠道和经济经营新项目,带动了村民再就业,同时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村集体的自我造血能力,实现了富民兴村。

  “百千万工程”蕴藏着发展良机和致富密码。如今的大兴村焕然一新,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达到15万以上,实现了农业和经济双向发展。当地干部表示,大兴村将尽展所长、奋力前进,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真正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若萱 发表日期:2023年10月1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