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 澄海

姚璇秋故里上窖曾有个名扬四乡六里的潮剧班

放下锄头当演员 农民登台唱大戏

  黄爱国(右)回忆潮剧班往事

  澄海区澄华街道上窖社区是著名潮剧艺术家姚璇秋的故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有一个“上窖潮剧班”,名扬四乡六里,每逢时年八节,上窖潮剧班在郑厝祠堂的老戏台亮相,鼓乐声作,周围的村民纷纷过来看戏,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如今,老戏台由于年代久远,已不复存在,日前,记者采访当年上窖潮剧班的潮剧演员黄爱国,听耄耋老人回忆当年往事。

  据悉,姚璇秋是上窖姚氏派系第23世裔孙。上窖村依江而立,环境优美,民风纯朴。老戏台位于郑厝祠堂旧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戏台看潮剧表演是上窖村村民唯一的娱乐方式,更是上窖村的一方特色。现年82岁的上窖北厝内村民黄爱国回忆,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戏台无比简陋,台面不大,没有舞台装饰,潮剧班演职员有四五十人,最鼎盛时有50多名。老人家至今还记得,当时潮剧班团长是一位住在上窖村高厝内的年轻人,名叫高有才,每一台戏都是他负责组织演员登台做戏。

  黄爱国是澄海华富人,7岁的时候,家里由于生活窘困,把年幼的黄爱国送给上窖村北厝内一户黄姓人家当养子。黄爱国的养父是在纸影戏班以做纸影戏为生,人称“花螺”,黄爱国在纸影戏班长大,从小耳濡目染,对潮剧非常喜欢,加之天赋秉异,10岁时,他参加上窖潮剧班,就能登台做戏,是老生行当。黄爱国说,最初他在潮剧《穆桂英》中扮演杨宗保,后来在潮剧《卖鹅庆寿》中扮演卖鹅的老头、在潮剧《变天剑》中扮演民兵、在潮剧《江姐》中扮演警长。

  上窖潮剧班在郑厝祠堂老戏台唱戏,属于村里人自娱自乐的项目,演职员都是由村里的“泥腿子农民”组成,他们放下锄头变身演员,演出颇受村民的喜爱,每逢时年八节戏台做戏,老戏台前都是人头攒动,不仅村里人看戏,很多外乡人也过来看戏。然而,当时由村集体提供的微薄经费是买不起演出服饰的,潮剧班上台演出的戏服都是从澄海岭亭潮剧班借来,乐器也仅有几把。

  黄爱国回忆道,当时澄海每个村都有一个潮剧班,演员都是“义务兵”,没有酬劳,每当农闲时,大家就登上戏台,有模有样地唱起戏来,自己感到快乐,也是全村人仅有的消遣方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个村里都以年底“记工分”的形式发放粮食,在潮剧班做戏的演员能得到“工分”,多分到一点粮食。

  黄爱国在潮剧班里摸爬滚打一辈子,唱做念打样样内行,还学会打鼓,50多岁时,黄爱国在潮剧班从演员改行当打鼓师傅。如今,82岁的黄爱国是澄海冠山潮乐社成员,每周两次到冠山潮乐社打鼓是他老年生活的“固定节目”。

  潮剧唱腔优美柔媚,韵味十足,上窖潮剧班为村民带来欢乐,见证上窖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戏台上,黄爱国演绎过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传承着村落特有的文化内涵,也培养着从村落走出来的潮剧艺术人才。

作者:陈文惠 发表日期:2023年09月2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下一篇:让诗歌浸润心灵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