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在南澳岛学识鱼

暑假来南澳度假兼避暑,隔三差五的早上要陪着太太到市场买菜,看着那些五花八门的海产品,大部分只能叫出个“类”的通名,分不清其更细的差别,这条虾跟那条虾,这只蟹跟那只蟹,这条鱼跟那条鱼,这个螺跟那个螺,价格有时候差别很大。为了不吃无知的哑巴亏,我一开始想,干脆就做起我做方言调查的本行——田野调查。

原来我以为比较容易分清的是平日里最不起眼的“巴鳞”和“鮕鱼”(也写作“姑鱼”)两大类及其近亲的关系,因为以前巴鳞鱼饭、鮕鱼饭吃多了。但南澳的海鲜市场里,可不是只有这两大类。于是,便被弄糊涂了。

巴鳞,学名叫做“蓝圆鯵”,或只叫“圆鲹”。查度娘,知道它还叫“池鱼”“鳀鮕”。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鲹科。因尾部有硬鳞而得名。“pa”(巴)即鱼,将“pa”前置表示鱼名。它可能是百越民族的底层语的存留。鱼,壮语中称[pja],傣语中称[pa],与潮汕话“巴鳞”的“巴”一致。“鳞”字在这个鱼名中读为lang1,阴平,同“硬鳞”(老茧)的“鳞”。但奇怪的是,鱼鳞的“鳞”要读lang5(狼),阳平。所以,《十二月鱼名歌》中的“四月巴鳞身无鳞” 一句中,两个“鳞”字前一个读阴平,后一个读阳平。潮语中还有“巴毛”“巴腯”(tu2)等鱼名,大致与“巴鳞”一样是汉语与土著语言融合后产生并保留下来的“混血”底层词。

“鮕鱼”和“吊景”是不是“巴鳞”的近亲呢?再查一下,有的资料说是属于“竹荚鱼”,是鲈形目鲹科,那就跟巴鳞是同目同科不同类了。他们之间的明显不同是鮕鱼、吊景鱼一般身体较修长,头部扁平呈三角形;而巴浪鱼的身体较为宽扁,头部呈半圆形,尾部的硬鳞比较明显。

再说说好玩的“迪囝”,澄海一般都叫做“摛皮迪”(摛,音ti3),外地也叫“橡皮鱼”“剥皮鱼”等,学名绿鳍马面鲀,是单角鲀科马面鲀属鱼类。市面上常见的有“圆迪”和普通“迪囝”两种。“圆迪”肉多且味美。

民间因为音近多写作“竹仔鱼”,小孩被家长用小竹棍打,戏称“食竹囝鱼”。江育彬《“竹仔鱼”的滋味》(刊载于《南澳文艺》2022年第2期)描写了小孩子挨打食“竹仔鱼”的儿时记忆:

小孩子嘛,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毛病,一旦坏事败露,母亲的竹条就会毫不犹豫地抽下来。“竹仔鱼”的滋味,总是那样的火辣辣!

“竹仔鱼”如今也有新的滋味了。广东潮汕青年联合会(简称“广东潮青”)募集社会资金,暑假里雇人在潮汕地区常发生溺水事件的水域进行守看警戒,以杜绝溺水事件发生,号称“竹仔鱼行动”,是颇有文学性的名称。“竹仔鱼”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好几年了,效果很好,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赞誉。

橂鱼,谐音也写作“殿鱼”“佃鱼”,也叫龙头鱼、豆腐鱼,有些地方粗俗一点叫“鼻涕鱼”,会影响食欲。澄海一带则叫“虫鱼”,“虫”(tê7)者,海蜇也,海蜇皮叫“虫皮”。虫多水而软滑,澄海有“火虫拍死猫”的俗语,说的是虫(海蜇)活着的时候貌似很大,但煮熟后,水分没有了,剩下的就很少了。不懂的人以为猫偷吃了一大半,就把猫打死了,造成天大的冤案。虫还有“灰虫”,小时候跟大人去六合围的浅海“耙车白”,最怕被灰虫蜇到,就像在淡水的小河沟里摸螺摸蚬时被胡蜞吸到一样的可怕。

虫鱼、豆腐鱼的名字形容的就是这种鱼的软糯如虫(海蜇)如豆腐。而“橂”(doin7)是坚硬的意思,是反其意而名之。橂鱼粤语则叫“九肚鱼”,味道鲜美,可以煮酸菜橂鱼汤、可以做贡菜橂鱼煲,可以除头去骨裹粉炸着吃,还可以煎“橂鱼烙”,最宜下酒。“橂鱼糜”更是海鲜粥中之极品,夜宵档的潮州“打唥”出场频次比较高。我曾经陪北方来的客人在汕头福合埕市场夜宵档吃“橂鱼糜”,这位客人一口气吃了两大碗,连呼“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粥”,意犹未尽,最后再来一碗,才心满意足。客人想记住这“世界上最好吃的粥”,便问店主人:“这鱼是什么鱼?”“diàn鱼”,店主回答。这可把客人吓了一跳:“电鱼,你们这也有。”我闻之忍禁不住,解释一番,众皆捧腹。

鲳鱼,属鲈形目鲳科鲳属鱼类。“鲳”潮音cion1(枪),以前我就收录过谚语:“卖田卖地,食鲳鱼鼻。” 知道鲳鱼的鱼吻部位十分美味。到了海鲜市场才知道,鲳鱼还有白鲳、乌鲳、斗鲳之类的分别。白鲳也叫“银鲳”,乌鲳也叫“黑鲳”。论价格,黑鲳最便宜,白鲳价格适中,比较受欢迎,但每大一厘米,价格一斤升10块钱以上。斗鲳很贵,网络上有说是海鲜中的“爱马仕”。斗鲳鱼是野生的深海鱼,在自然环境中成长速度很慢,基本上需要两年才会长半斤左右,肉质嫩美。

鲳鱼的“鲳”字与“枪”字同音,所以,容易把“金鲳鱼”和“金枪鱼”混淆了。金枪鱼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鲭鱼科,香港人根据其外文名称翻译为“吞拿鱼”,与同是鲭科的“花仙”“花娇”体型比较接近,但更大而肥美。

黄裳,学名黄鳍鲷,也叫“黄翅鱼”,粤语叫“黄立鱼”“黄脚立”。“裳”潮音cion5(墙),有人干脆就写作“黄墙”。肉质鲜美细嫩,煮豆酱水、沙(sa1)盐蒸熟做鱼饭,或者干煎也不错。“裳”字读cion5 (墙),大部分人不认识。这里解释一下。“裳”字文读为siang5(祥),如“霓裳羽衣”,白读为sion5(常),如“糜裳”(白粥上面凝结成的皮儿)。潮语韵母-iang与ion是一对典型的文白异读,就如 “常”文读ciang5(好常来)、siang5(反常),白读sion5(常常)。潮汕话声母c-/s-也常有互读,如“常” 读ciang5(好常来)、siang5(反常),“成”读cian5(件事做成)、sian5(三成人七成打扮)等。故“裳”字可读cion5(墙),是为白读音。

作者:林伦伦 发表日期:2023年09月03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