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旅游

寻根红头船的故乡

樟林港怀古

  假期回澄海,习惯性地又来到樟林古港。午后行走于古港河边新兴街。新兴街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近200米,由54间2层楼的货栈组成,每间货栈宽5米,长10至20米左右。栈房前门向街道,后门连内港,便于起卸货物。栈房巨楹厚板,精灰厚墙,可囤积大批货物,街口的永定楼便是翘楚。史上,新兴街支撑起无数生计,也诞生众多富商,而在樟林港类似的商业街就有六社八街,之后又增建三街,新兴街是最晚建设且至今仅存的。历经220年风吹日晒,古街总体格局完好,斑驳的石板、修长的门柱、西式的雕花在光影的舞动下,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前行来到仿古红头船,眼前占地仅2平方千米的古港徐徐展开其波澜壮阔的历史。自清康熙七年(1668年)海疆复展,樟林港进入急剧扩张期,至咸丰年间,樟林港可作远洋航行的红头船队多达一百多支,每支船队的船从十几艘至几十艘不等。彼时,每年澄海税银占广东总金额达20%,而樟林是澄海5税口中最高的,樟林港成为“通洋总汇之地”“河海交会之墟”。明清两朝到海外谋生的先侨60%以上从樟林港出发,除了蓝金生,还有洪元记、陈欣木、蚁光炎、蚁美厚等,是海外庞大的潮商群体成就了樟林港的奇迹。

  与人物故事相匹配的是林立的豪宅。南盛里锡庆堂门神鲜艳、石鼓发亮,彰显主人的显赫地位。彩色地砖和宝蓝色镂空砖,给“驷马拖车”注入南洋元素。窗户的嵌瓷书卷窗眉立体感更强,手法更巧妙,色彩更灵动。德和里祠堂梁架上的书册木雕,像一块块美味的潮州春卷。春晖亭的欧式方柱和罗马拱门,为向荣别墅带来欧风美韵。书斋的蓝色调“天使抱球”灰塑,两位胖天使憨态可掬。西塘的一亩之地竟能安排出楼台、亭榭、假山、塔、洞、象形石、松化石、荷池等,亭阁雅致,山石叠翠,“胜迹清以幽,吟啸资逸乐。”

  1860年,随着汕头港开埠及崛起,独领风骚数百年的樟林港逐渐没落了。然而,樟林作为侨乡,“行船经商”“出洋谋生”“南洋发家”等早期流行创业理念与谋生方式已转化为潮汕地区一种经济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思考与思维的模式。

  每次回家乡,总要来这里走走逛逛,汲取精神力量。临走前回首古港河,河面平静却川流不息,突然觉得古港就像一位母亲,年轻时用充沛的乳汁哺育红头船的后代,年老时用博爱的胸怀拥抱倦游的孩子,让每一位外出拼搏的游子都在樟林古港找到精神源头,找到鼓励和支持。

  是啊,母亲在,根就在。

作者:谢锐勤 发表日期:2022年06月0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