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实干笃行再创改革开放新辉煌




  广东洪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家居服第一股”;潮南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已投产企业占拟入驻企业逾八成,获评“中国纺织印染循环经济产业园示范基地”和“广东省循环化改造园区”;陇田镇东华村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练江流域8条支流综合污染指数大幅下降,水质稳定达到V类标准……今年以来,潮南区经济社会建设捷报频传,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潮南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区上下统一认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千方百计强实体、抓项目,优环境、提质效。2021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5.93亿元、农业总产值16亿元;1至8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66.8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49.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8.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8.8%、22.9%、25.2%、12.9%、1.4%。


产业根基牢固特色明显

  潮南区是全国著名侨乡,侨资侨力丰富,民营经济起步早、活力好,为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至8月份,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66.8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49.22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0.37%和30.54%。

  经过数十年来的发展,潮南区目前已形成了纺织服装、日用化工、塑料制品、文教用品、印刷包装、电子电器等支柱产业。今年前8个月,全区纺织服装工业实现产值394.6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约60.7%,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占据了重要地位。潮南区是“全国服装(内衣家居服)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淘宝村百强县”“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和广东省“制造业发展较好地区”,产业特色明显,新业态发展迅猛,坐拥3个国家级名镇、4个科技创新专业镇和8个“淘宝镇”。

  今年以来,潮南区加快“放管服”改革和简政放权步伐,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技改创新热情持续高涨。目前该区拥有各类企业860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7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上市公司2家;企业创建市级以上技术中心28家、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53家。区域重大平台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潮南区练江滨海生态发展示范片区和南山智慧产业片区被确定为市级重点产业片区,占地面积3858亩的潮南印染中心已有102家印染企业投产。

  

补齐短板硬环境大改观

  潮南区是典型的“小城区大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近年来,该区高度重视推进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区逐步形成了“一高铁(汕汕高铁)四高速(沈海、揭惠、汕湛、潮汕环线)、两国道(G324、G228)五省道(司神公路、陈沙大道、和惠公路、井田公路、茶红公路)”的大交通格局,公路硬化总里程达1175.7公里,公路密度提升至197.12公里/百平方公里,区域交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基本实现了各村(社区)群众开车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的目标。

  潮南区扎实推进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区现有水库山塘144宗,集雨面积221.61平方公里,总库容2.2亿立方米;辖区大小河流368条(划分至行政村806段),总长约518.94公里;主要涝区中型以上电排站8宗,总排涝能力380.56立方米/秒;供水工程4宗,日制水能力28.2万立方米,基本实现了平原地区供水直抄到户。全区电网现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4座,粤东天然气LNG项目配套管线(潮南段)已建成投运。全区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11所,中小学校295所、幼儿园340所。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区电视大楼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

  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攻坚战打响以来,潮南区共建成污水管网总长5001.62公里,其中5座生活污水处理厂累计建成污水管网827.68公里。全区377个自然村的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共完成污水管道铺设3732.94公里(接通住户26.5万户),农村分散村居生活污水处理项目95个站点完成配套管网441公里。目前,全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38.4万吨和1750吨,有效化解了“污水横流”“垃圾围城”等老大难问题,大大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潮南区绝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今年以来,该区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截至2020年底,潮南区有劳力已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1万元。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组团结对帮扶工作扎实推进,为基层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全区现有1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在2020年全市镇域经济考核工作中,该区的井都镇、雷岭镇、红场镇包揽了农业重点镇前3名,陇田镇、成田镇位列城乡融合发展镇第2、3名。雷岭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并获批创建2021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雷岭镇和红场镇还是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

  潮南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做大做强具有潮南特色的“粤字号”农业品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全区已建成雷岭镇4.4万亩荔枝,红场镇3000亩茶叶,胪岗、陇田、成田镇1万亩潮汕柑,井都镇1万亩蔬菜,两英镇2000亩食用甜麻叶和陇田、胪岗、两英镇2万亩优质粮食等六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豪情满怀踏上新征程

  潮南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落实“1+1+9”工作部署和“1146”工程,按照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善治稳区、产业强区、改革兴区、融通活区、惠民立区”发展思路,致力构建“2+2+4”(两带、两平台、四个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努力实现经济建设稳中有进、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建设长足进步、生态建设常态长效,加快建设现代化和美富裕新潮南,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基层声音  

成田镇田中央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晓彬:

让重点侨乡更加光彩照人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潮南区打造聚侨惠民和美侨乡的背景下,深度挖掘本地侨文化资源,汇聚侨资民智,打造“最美侨乡”。

  田中央社区被中侨委列为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拥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华侨文化资源,目前社区还留存了一些侨批局的旧址,这不仅是成田文化特色,更是海外侨胞不懈奋斗、心系家国的重要历史见证。为传承弘扬华侨文化,我们将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规划建设旅游线路,实施华侨文化馆、华侨故居、德顺胜侨批局、华侨爱国教育学校基地等修缮提升工程,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让侨乡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张作彬:

努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汕头时,要求汕头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这让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我们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个人护理用品上市企业,是国内本土品牌洗涤类洗发露龙头企业,现已累计申请专利146项。我们将继续以科技为依托,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加快建立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研发体系,大力引进科研人才,增强内部研发能力,并持续与德之馨、巴斯夫、瓦克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研发新技术、新配方、新产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建设现代化和美新潮南努力奋斗

■中共汕头市潮南区委书记  许广圻


  在“两个大局”深刻变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交汇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亲临汕头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这是广东、汕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年来,我们学思践悟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汕头的关爱之深、期望之高,这让我们倍受鼓舞、倍增信心、倍添动力,全区上下精气神大为提振,干事创业热情大受激发,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信心和勇气空前高涨。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谋实、走稳、做细高质量发展路子。“谋实”就是牢记总书记对汕头的殷殷嘱托,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条件和要求,谋实谋准“善治稳区、产业强区、改革兴区、融通活区、惠民立区”发展路子。“走稳”就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找准定位,扬长避短,久久为功,以特区精神、改革思维突围格局羁绊、要素制约、机制障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做细”就是发扬“干好事、干实事、干成事”的作风,把目标定位转化为思路举措,把思路举措转化为项目进度,责任到岗到人到点,全力建设现代化和美富裕新潮南,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善治稳区,为实现迎头赶上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织密法治、安全、平安、自治“四张防护网”。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协同推进依法治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着力突围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治理痛点,让群众共建共享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

坚持产业强区,为实现迎头赶上夯实发展支撑

  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抢抓市临港大型工业园区建设的契机,统筹考虑产业基础、发展空间、生态本底,加快建设练江流域生态休闲带、大南山绿色康养带,建设练江滨海生态发展示范片区、南山智慧产业片区,打造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口腔用品、精品文具产业集聚区,构建“2+2+4”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

坚持改革兴区,为实现迎头赶上激发新鲜动能

  打通城乡之间人员、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的双向流动通道,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充分挖掘和盘活存量土地,实施村镇产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推进简政放权,把镇(街道)打造成发展经济的坚强堡垒和作战单元。

坚持融通活区,为实现迎头赶上注入充沛活力

  发挥潮南邻近珠三角、连接汕潮揭的独特区位优势以及海内外乡亲众多的人文优势,致力构建融入珠三角、贯通沿海经济带、连接汕潮揭的快速便捷交通网络,以交通一体化铺就协同发展“高速路”。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以侨为“桥”扩大做优“朋友圈”。完善与深圳市宝安区、光明区的深度对接合作机制,推动潮南传统产业、侨乡经济等与深圳创新、产业、资本、人才资源要素优势结合。

坚持惠民立区,为实现迎头赶上筑牢民生保障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往基层走、多跟群众聊、多到村里看,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巩固提升练江整治成效,守护大南山生态屏障,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统筹做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品质民生,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王开颖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王开颖 通讯员  潮南宣

编辑:蔡婷 发表日期:2021年10月13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