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旅游

跨江越海,感受别样的“红与绿”

  疫情防控之下,如何让生活不单调?其实无需远游,在汕头就可以跨江越海,感受美丽乡村的日新月异,领略古村落的宁静与怡情,登高尽览内海湾之美景,在革命遗址中了解潮汕人民浴血抗战、保卫家园的历史征程……本期记者带你走一条红色和绿色交相辉映的美丽风景线,为你的生活多添一点色彩。

  

  艺术村领略复古的文艺气息

  新农村建设,让十一合艺术村成片的潮汕民居得到了改造,成为众多艺术家的创作基地,更成为游客的打卡地。

  古朴的旧民居,笔直而悠长的小巷,逼真的3D墙绘,溢出袅袅清香的茶室,到处充满着文艺复古而又时尚的气息。近年来,十一合村通过保护修缮老宅,保留潮汕历史文化群体记忆, 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潮汕艺术村落,不少潮汕庭院被改造成茶室、餐厅、咖啡室、小酒馆和民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旅游。游客可以在这里泡一壶茶,品一杯咖啡,或饮一杯小酒,感受文艺慢生活;也可以在村里的美食街吃烤地瓜、炸油饼、棉花糖,寻找儿时熟悉的味道,做一枚纯粹的“吃货”。

  海边体验独特的渔村风情

  妈屿岛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渔村,乡村振兴让海岛旧貌换新颜。这个以海洋文化、宗教文化为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海岛,正成为汕头的热门打卡地。

  海边路上的建筑物外墙面、屋顶都经过了一番改造,粉黄色的外墙,明黄色的屋顶,褐色木条装饰的窗台,以及墙面上用大海的蓝色为主色调构图的海浪、海鲜、鱼饭等滨海风物图案,让原有的景观旧址焕然一新。位于海岛东南的海浴场,经过整治之后的海滩,沙细水清,环境优美,海边鲜花遍植,形成了立体化、多层次的花海景观。

  而更为难得的是,在打造美丽乡村的同时,岛上仍保留着往日的海岛小渔村风情。这里仍能见到连片停靠的渔船,飞翔的白鹭和海鸥,渔家晒海鲜的画面;岛上的妈祖文化保留完好,寺庙、雕像、嵌瓷、牌坊等潮汕文化元素点缀其中,见证了妈屿岛千百年的风雨变迁。

  山地田园感受原生态之美

  游完两个网红打卡地,跨过内海湾,就来到濠江区的金寿生态园游玩。

  金寿生态园拥有山地田园近千亩,四季树木茂盛,苍绿清新。生态园中景点众多,游客可以观赏潺潺不息的“石泉池”、神秘奇特的飞仙洞、形态生动的奇石群;可以在仙水湖呼吸天然氧吧,感受绿色环保的自然生态;可以挑战高空观海玻璃平台,感受空中漫步的心跳,远眺内海湾波澜壮阔之美景;也可以在林中休闲品茗,尽享休闲之旅。

  古村落探寻悠久的文化脉络

  同样是新农村,岗背社区散发着一股清新脱俗的宁静和古朴气息。这里的溪流,清澈得就如一面镜子,而田园中,则飘荡着益母草的清香。

  游完金寿生态园来到岗背社区,一定要走进田园,和村民买上一把益母草。益母草是该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种植技艺,加上优良水质,益母草如今成了村里的主要特色农产品。

  岗背社区有着浓浓的文化氛围,这里的魏征文化纪念馆气势恢宏。岗背社区村民大多姓魏,他们筹建魏征纪念馆,目的就是凝聚先贤的优秀文化,创建社区的精神家园,彰显传统文化、廉洁文化、孝感文化。社区还利用叠石残刻、黄百万等文化资源,建成了叠石文化公园、黄百万故居等文化场所,形成了富有浓厚底蕴的岗背文化脉络。

  抗战纪念馆重温烽火岁月

  领略了美丽乡村的自然生态和山与海的壮丽景观,线路的最后一站我们前往市区的中山公园。近年来,公园经过不断修缮,风光绮丽,园里的众多红色景观也逐渐被发掘,呈现在游人面前。

  位于园区西北角的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一处纪念抗日英烈的红色景点,其前身是1946年闽粤赣边区军政当局和各界群众为纪念边区抗日英烈和死难同胞而建成的“忠烈祠”。

  纪念馆分中流砥柱、潮汕沦陷、日寇肆虐、全民抗战、抗战人物、华侨抗日、欢庆胜利七个部分。在这里可以看到被掳劳工证件、抗战期间潮汕籍空军资料、日军在侵华期间发行的多期画报,潮汕民间抗日所用的猎枪等武器、军方及日军物资、华侨抗日爱国侨批等。每一件文物、每一封史料都清楚还原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和潮汕人民浴血抗战的事迹。

  本报记者 许玉璇 文/图

发表日期:2021年10月08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