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庆丰收 感党恩

聚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

  核心提示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如今,这个“全国农民自己的节日”已经成为展现中华农耕文明、传承丰收节俗、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

  今年9月23日是第四个“丰收节”,今年的主题是“庆丰收 感党恩”。23日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也准时跟观众见面,在央视综合频道和农业农村频道播出。晚会通过文艺作品的传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讲好丰收的故事、农民的故事、乡村的故事,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面朝大海 分享丰收喜悦

  秋分时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来到依山傍海的汕头,将晚会舞台搭建在大海边,面朝大海,分享丰收的喜悦。

  晚会主持人孟语凡告诉记者,本届“丰晚”主会场第一次走出北京演播室,来到南海之滨广东汕头。主舞台搭建于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面朝大海,尤其汕头又是向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既展现了开放包容的态度,又非常契合丰收节的感觉。她表示,如今的汕头越来越漂亮,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能够感受到大家对汕头这座城市的爱也越来越浓厚。

  稻香百里丰收季,千家万户相聚欢。本届丰收节晚会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以筹备丰收饭为明线,汇聚全国各地农民朋友的收成,为大家献上特别的丰收饭,由丰盛的饭桌,看到丰收的农家,看到丰收的中国。

  晚会特别设置了“天南海北选食材”环节,通过5G跨屏技术联动四川德阳、湖南长沙、浙江嘉兴、西藏林芝、四川喜德、福建福鼎、山东乐陵等多个地区,和全国观众一起徜徉于祖国各地的饕餮美食盛宴,感受“稻香满溢迎宾朋,东西南北庆丰收”的宏大场景。

  晚会主持人栗宇坤表示,作为新汕头人能在晚会中推介汕头的美食美景,是一份荣幸。袁隆平老先生曾经两次来到汕头,也说汕头耕田如绣花,所以对汕头一直情有独钟。今年的丰收节晚会把主会场定在汕头,作为新汕头人觉得特别光荣,能够让央视的媒体深度走进汕头,让更多人看到汕头的特色农产品和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据晚会总导演张鹏介绍,汕头农业种养条件得天独厚,农民精耕细作,素有“种田如绣花”的美称,并且作为滨海城市,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各类海产品琳琅满目。通过丰收节晚会跟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同时为我们国家现在农业的发展和成就自豪和骄傲,并且告诉大家丰收不忘节俭,正因为我们有了丰收,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科技文化赋能 彰显汕头特色

  本场晚会还创新性地设计了“康康”“美美”两个“丰收宝宝”作为虚拟吉祥物,并搭配汕头剪纸、潮州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完美对接。“康康”“美美”与任鲁豫、龙洋、毕铭鑫等主持人形成默契搭档,展现亿万农民全面实现小康的幸福生活和时代风采,让丰收节成风化俗,深入人心。无人机编队、5G氢燃料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5G跨屏技术、跳舞机器人等高科技元素也在晚会中呈现。

  晚会上,英歌舞、舞狮、鲤鱼舞等具有汕头地方特色的元素在晚会中呈现,为晚会增光添彩。李家教拳市级非遗传承人邱顕达表示,各具特色的潮汕民俗、非遗项目通过央视舞台传播,让全国观众进一步了解汕头的文化,了解潮汕的非遗。晚会节目编导吴绚婷表示,这一次是央视继2020年东西南北贺新春之后,再一次在汕头的潮汕历史博览中心的户外搭设舞台举行大型演出。根据导演组的要求,学校组织学校舞蹈专业、潮乐潮剧专业的师生们一起参与了四个节目的创作、排练和录制,师生们通过参与大型演出将教学成果转化为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通过此次丰收节晚会进一步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向劳动致敬,向丰收致敬,一起与农民兄弟姐妹们共度丰收节,共享农家乐。

聚焦模范新农人

  晚会着力展现了“三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大国基础和稳健力量,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作为贯穿全篇的深层表达。《丰收歌儿献给党》《唱支山歌给党听》《光荣与梦想》等歌舞表演让农民群众以节日为媒、释放情感,进一步增强认同感、幸福感、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干劲,汇聚全党全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今年“丰晚”以农民为主角,紧扣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时代旋律,多角度、全维度展现中国农民的精气神。晚会秉承“小故事展示大背景,小人物体现大政策”的创作理念,聚焦一群有精彩励志故事的模范新农人。2021年全国十大农民揭晓,“麦爸”、“菜妈”、“龙虾姐”、“佛手果叔”、“西瓜奶奶”、石氏祖孙、太空育种专家、北京大学返乡青年代表等悉数闪亮登场,丰收中国的气势、亿万农民的风采、农耕文明的厚重、全面小康的喜悦通过这些代表人物的讲述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治沙英雄石光银

  晚会现场迎来了石光银老人和他的孙子石健阳。今年69岁的石光银来自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定边县海子梁乡圪塔套村,是我国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

  1968年,16岁的石光银当上生产队小队长,带大家开始植树造林1.4万亩。18岁的石光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干劲更足了。1984年,国家出台了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当时的石光银已经是农场的厂长了,但他放弃了厂长的铁饭碗,和乡政府签订了承包3000亩荒沙地治沙的合同,成为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晚会现场晒出了一份石光银老先生的账单:一、1997年,迁出了50户贫困户共272人,无偿给每户划拨了3亩宅基地,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脱贫,而且让他们也加入了公司,有了工资的保障。二、拿出公司盈利的100万元,建了两所学校,让孩子们受教育。因为,“治沙要治贫,治贫先治愚”。三、先自己垫资500多万元修路。因为,“要致富,先修路”。四、最终帮扶了300多户人家,共1000多人脱贫。让他们的平均年收入从800多元,提高到了1.5万元。这每一笔账单的背后,都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同样代表着一大片绿洲。

  石光银一生为了治沙,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牺牲了家人。儿子为治沙付出了生命,但他说:儿子没有了,我还有孙子,我们将与沙漠斗争到底,直到沙漠变绿洲。我一生只做一件事情,治沙是我唯一的事情,只要我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的树,把治沙进行下去。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孙子,成了我的接班人,他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我的同志。我们石家,子子孙孙要把治沙做下去,跟着中国共产党,接着干。

  今年,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石光银老先生颁发了“七一”勋章。可以说,石光银老人就是我们当代的愚公,古有愚公移山,今有石公治沙。沙漠成为林场,是一种伟大的丰收。这一份丰收,也成为当地农田丰收的屏障,保护着耕地不受沙尘侵害。

  全国种粮大户马镇顺父子

  在“丰晚”录制现场,全国种粮大户马镇顺父子与大家分享丰收的喜悦,讲述在田间奋斗的故事。

  马镇顺乘着国家改革开放和支农惠农政策的东风,承包四千多亩耕地种植水稻,从一个普通的农民逐步成长为全国种售粮大户标兵。在他的带领和培养下,三个儿子承接父业,也扎根土地,勇于创新,闯出了一条利民裕家的致富路,共同建立了一个勤俭持业、甘于奉献的幸福之家。农闲时一家人经常坐在一起唠唠家常,交流生产经验,共同分享生产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笑谈丰收的喜悦,其乐融融。三个儿子也在晚会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为了解决晾晒稻谷和下雨天的矛盾,马家父子从2005年引进了潮汕第一台12吨的稻谷烘干机。截至目前,马家父子已经有了32台烘干机,吨位也从12吨变成了30吨和50吨,基本解决了稻谷烘干的问题。后来他们还陆续添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到目前为止,马家父子有200多台套农用机械,降低风险,节省了人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效率。以前收割300亩地需要用到40多个熟练农民工,现在只需要2个人和一台收割机就可以完成。

  马镇顺在分享中告诉大家,2003年,党中央出台1号文件,对农民三扶持一保价。每亩田粮补20块钱,购机补贴还支持三成半资金,自己只需出六成半的钱。后来水稻保价从35元上升到70元,扭亏为盈,可以进行再投资,以田养田。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种田也能致富,大家就愿意种田了。

  尽管种田很辛苦,但马镇顺却告诉孩子们,劳动最光荣。无论社会怎么发展,都离不开种田的。从传统农业到机械化生产,到科学种田,到新农人崛起,农业也有了年轻的态度。正是这份坚韧不拔、勇敢拼搏的精神,引领着马家几代人接力奔跑于“田字格”之上,也引领着一代代农业工作者在泥土地中书写着致富传奇,歌颂着丰收的喜悦。


精细精美精勤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的新时代,我市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准确把握“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的核心要义,着力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产业体系,2018年以来,共投资8.158亿元建设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自加动作建设金平区水产、龙湖区酱腌菜、濠江区乳业等13个市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产业提质和辐射带动效能显著。

  汕头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据统计,我市目前共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粤字号”农业品牌32个,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7家,累计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村76个,专业村43个,培育省“菜篮子”基地17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7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累计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6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年营业收入超过1.7亿元,以全域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本版撰文/摄影  本报记者 林蓁

编辑:陈乐芃 发表日期:2021年09月25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