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以“薄如卵壳”“以卵击石”等词语,来形容蛋类的脆薄不堪一击,但在潮汕,却有这样一位“奇才”,能在薄如蝉翼的蛋壳上施以刀法,通过浮雕、阴雕、透雕、镂空雕以及彩绘、拼雕等多种技法,将一枚枚寻常的禽蛋壳蜕变成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这位“奇人”便是帅气的“80后”蛋雕工艺师陈锐波。
算起来,陈锐波与蛋雕艺术结缘已有近20年了。“第一次雕刻时,用掉了六七颗蛋。”回想起当年雕蛋的情景,陈锐波憨笑着说。那时候初次试用刻刀做镂空,一不小心便弄破了好几枚蛋。
陈锐波对蛋雕艺术有着近乎痴迷的深厚感情。刚过而立的他目前从事平面设计工作,虽然每天从早到晚为生活打拼,但只要一有空暇,他便会见缝插针地“玩”起蛋雕。一枚普通不过的禽蛋,一经他的雕琢,仿佛“变魔术”一般,变得绚丽非常,大放异彩,成为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而只要一只蛋在手,陈锐波就会自然地观察构思,从蛋的材质、外观、形状、色泽等,考虑雕刻成什么作品合适。
由于社会认知等因素,目前蛋雕尚属小众艺术,偌大的潮汕地区,从事蛋雕艺术者寥寥无几,付出与回报也往往难以画上等号。曾经有一年轻的“粉丝”问陈锐波,蛋雕艺术这么少见,老师你做这个应该很赚钱吧?大致在外行人看来,总是物以稀为贵吧。当然,也有人觉得陈锐波傻,在物质的时代,谁还肯费尽心思去坚守这样一门不赚钱的“玩意”?不过,陈锐波却似乎并不在意,虽然物质世界并不富有,但精神世界却是丰盈畅快的。每当创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陈锐波便会有一种成就感。在追求蛋雕艺术的道路上,他还结识了全国各地一批志同道合者,通过建立QQ、微信群,交流艺术和创作心得,还得到曾广锡等工艺名师们的认可和鼓励,这让陈锐波乐在其中。
《百福百寿》是陈锐波独具一格的成功之作。他迁思回虑,大胆探索,刻苦钻研,将书法与雕刻融为一体,在不到10厘米长的鹅蛋上,共雕刻出99个“福”和99个“寿”字,除了中间主体的金色“福”“寿”四字外,其余每个字字体各不相同,但笔画宽均不超过0.8毫米,且字字相连,笔笔紧扣,相互连缀,将百福、百寿连成一个整体。无论近看、远观还是俯视,各有景象,自成一格,可谓“远近高低各不同”。《百福百寿》作品荣获2015年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银奖,并与拼雕作品《锦绣中华》一道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
不少人对原创艺术视若珍宝,不轻易公开传人。但陈锐波则不然,每当有新作品,他总会毫无保留地把创作过程和工艺手法发布到网上,让爱好者学习借鉴。他把原创作品《凤求凰》的雕刻教程发布到工艺网站,两天的点击率多达1万多人次。
陈锐波希望未来能举办一场个人的蛋雕艺术作品展,目前他正在为这一梦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