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破解用地难题 拓展发展空间
我市全力谋划拓展用地增量,优化提升用地存量,为工业高质量集聚集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拓展高品质产业空间,是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长期以来,工业用地紧张和土地低效利用并存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全市工业产业提速发展。当前,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部署要求,我市正加大统筹和推进力度,全力谋划拓展用地增量,优化提升用地存量,为我市工业高质量集聚集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产业拓空间向土地要效率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汕头中心城区东部的龙湖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形成经济、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集聚区。如今,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目标,园区正奋力开辟为产业拓空间、向土地要效率的新路子。

  龙湖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200多亩,包括万吉、珠津、龙盛、龙新4个工业片区。园区内现有企业260家,其中上市企业13家,规模以上企业84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当前,园区工业用地已基本摆满,可供产业拓展的空间非常狭小,为破解迫在眉睫的用地难题,龙湖区正积极谋划开发建设规划总面积约1.36万亩的龙东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该园区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来龙湖工业园区办将坚定“工业立市 产业强市”发展目标,做好土地“加法”,拓宽产业空间;做好土地“乘法”,向空中要土地效率,围绕“空间换地”要求着力挖潜,向垂直空间要土地效率,进一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加快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

  在金平区,总面积7500亩的金平工业园区,划分为金园工业区、升平工业区等6个片区,入驻了太安堂药业、东风印刷、天际电器等500多家企业。由于地处中心城区,园区工业用地同样紧缺。而部分用地的低效利用,直接影响园区扩容提质增效。

  据介绍,为切实破解用地紧缺的问题,金平工业园区对已完成认定的首批14宗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并对有用地需求 容积率低于2.0的企业进行全面清查,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低效改造,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鼓励、引导一些有实力的国有企业与园区企业进行合作,发挥国有企业资本优势,整合园区零散用地资源进行成片、成块开发,提高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柏亚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项目,是“汕头市首批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项目”示范单位,项目对192亩的容积率为1.03的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建设柏亚产业城。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超55万平方米,容积率更提至4.87。项目全面建成并投产后可入驻企业200家以上,年产值及营业收入预计可达到30亿元或以上。

  强化保障提升高效用地水平

  工业用地难是制约汕头工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之一。一方面,工业用地在城镇建设用地中仅占19.5%,工业用地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现状产业集而不群,存在产业空间碎片化的情况,整合开发难度较大。部分工业用地还存在粗放利用和闲置浪费现象,每平方公里工业增加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强化工业用地保障,提升节约集约高效用地水平,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提供充足的用地空间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对此,我市将坚持依托比较优势原则,形成人无我有的错位发展;坚持优化存量做大增量原则,实现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坚持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原则,做到有所求有所不求。通过抓载体,解决产业发展空间问题,抓存量工业园区提质增效,支持标准厂房建设、村镇集聚地升级改造、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等;出台“工改工”政策,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项目就是生命线”。我市将通过抓项目,解决工业发展后劲问题,着力解决优质项目增资扩产企业用地需求,引导上市企业增发项目优先在本市落地;坚持以“亩均论英雄”,提高资源配置市场化水平。抓要素,解决资源精准供给问题。在关注传统需求侧投资、消费、出口三大要素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土地、创新、金融、劳动力等要素的有效供给。土地方面,学习先进推行标准地、揭榜制;创新方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重点解决本地企业关键技术制约的瓶颈问题;金融方面,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作者:江文斌 郭丹 编辑:姚欢 发表日期:2021年09月13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