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艺苑

威震江南 鼓我士气

——读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碑文

  为了铭记新四军抗日将士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抗战英雄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特在韦岗战斗原址立碑纪念。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平津后,八月十三日又大举进攻上海,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是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失陷,江南大好河山沦于敌手。日寇到处烧杀掳掠奸淫,暴行累累。江南人民奋起抗敌,救亡图存。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全国人民的要求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组成新四军,开赴抗战前线。新四军军部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指示,从第一、二、三支队所属的第一团至第六团中各抽调一部分干部战士,组成以粟裕为司令员的先遣支队,于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进入苏南敌后,实施战略侦察。六月初,新四军第一支队在陈毅司令员率领下,进抵苏南。六月十五日夜,先遣支队和第一支队第二团一部,由粟裕统一指挥,在南京镇江之间的下蜀镇附近破坏铁路,使敌交通一度中断。十七日凌晨二时,该部再接再厉,冒雨继续东进,八时许到达镇(江)句(容)公路之韦岗赣船山口设伏。是时,日寇运输队五辆汽车,由镇江方面开来,进入我军设伏阵地,粟裕率部立即向敌发起猛烈攻击。日寇仓皇应战,龟伏车底与草丛中顽抗。新四军将士英勇杀敌,仅半时许便将敌歼灭,毙敌土井少佐以下十余名,伤数十名,毁军车四辆,缴长短枪、军刀、钢盔、军旗、军服等大批物资及日钞七千余元,获得大捷。

  韦岗战斗,是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仗。这一仗,威震江南,挫敌凶焰,鼓我士气,振奋民心,为尔后江南千百次战斗和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镇江市人民政府

  一九八五年九月立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6月17日,粟裕将军在江苏镇江韦岗伏击日军,成为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抗战的第一战。韦岗首战告捷的消息很快传遍苏南,传遍全中国,不但人心振奋,也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威信。

  陈毅赋诗祝捷:“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粟裕在回忆韦岗战斗时曾指出:“这一战斗的胜利,不仅奠定了我军进入江南战区的基础,而且开辟了胜利的先声。”

  韦岗地处镇江之西,与句容交界,群山峻岭,地形险要。两座百米高的连绵山岗横卧南北,镇江至句容的一条狭长的公路从两山之间穿过。在当年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地方,一座高25米的巍峨纪念碑——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朝东而立,顶端为古铜色步枪铜铸雕塑,碑身正中镌刻着郭化若题写的刚劲有力的“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9个大字,纪念碑的正后方镌刻着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碑文。

  碑,竖石也,写文刻字以志纪念,意在垂之久远。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象征着保家卫国、血洒疆场的先烈们不朽的丰功伟绩。

  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历史节点,重温并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应传承好这弥足珍贵的抗战精神,用历史的火把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我怀着崇高的敬意,书写这段描述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共赴国难的事迹碑文,心情激荡。拙作书写风格以北齐书法珍品《沙丘城造像记》为底,融入多年临习钟、王、颜楷书的理解。拙作结字宽博、舒展自然、波磔带隶意,整体端庄宁静、雍容有度、严谨大方而又富于变化。为增强碑刻书法的书写性和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尝试吸收王铎涨墨之法,通过涨墨的字与不涨墨的字相互错落,以表现书写过程中的墨迹自然湮化之美,同时也产生铿锵有力的书写节奏感和“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空间错落感。 (陈秉衡)

  

  作者简介

  陈秉衡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汕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濠江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发表日期:2021年09月11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