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用侨汇券购物曾是“特权”


  一封泛黄的家书、一张斑驳的外汇证明书、一份侨户购物登记证……作为历史的印记,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不仅见证了华侨华人的海外奋斗史,更见证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近日,广东省省级邮展评审员、市彬园警史馆馆长朱奕毅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张物资购销凭证(俗称侨汇券)。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侨胞给国内眷属的汇款,不只是令家乡的亲人手头可以宽裕一点,还可以让他们凭借侨汇券买到别人买不到的物品。一张票券,就是一段历史,记录了那个时代,传达出那个年代的气息,仿佛鲜活的历史就在面前。

  

  票券“贵族”惹人羡慕

  侨批为海外华侨搭建了一座与家乡父老沟通的桥梁,薄薄的信纸,清秀的字迹饱含深情,一头牵着羁旅异乡的海外赤子,一头连着翘首以盼的故土亲朋。华侨爱父母、妻儿等亲人的一种具体体现就是——源源不断地向家乡眷属提供养家和其他各种生活费用,这些千里迢迢寄来的钱,实际上也是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

  为吸收外汇和团结海外侨胞,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政府发行侨汇券,并根据海外侨民寄回祖国亲人的外汇数量,按照一定比例发给侨眷侨汇券。记者在一封新加坡华侨孙坤记于1959年寄给潮安西林儿子孙英辉的侨批上看到,批封背面贴着一张潮安县华侨商店的“华侨购物登记证”,上面清晰地记录着“豆类购完”“大米购完”“肥皂已购”“副食品已购”“食油购完”等信息。

  “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手上有几张侨汇券是令人艳羡的”,朱奕毅说,当时,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鼓励华侨从外面寄钱回来,实行了这项制度。海外华侨把钱寄回来之后,国家会按照相应的金额配备对应的购物凭证,然后发放给家属。

  

  被称为“票证时代的奢侈品”

  侨汇是海外华侨汇回国内用于赡养家眷等款项的简称,说到侨汇券,得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国家批准实行侨汇券,认为侨属接受侨汇是利国利民的,侨眷对自己的合法收入,具有所有权。

  据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华侨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只限于持有侨汇券的人去购买,所以侨汇券又被称为“票证时代的奢侈品”。“本证自填发日起一个月内可持向华侨商店登记,折算可购物金额,逾期无效;本证必须有银行及华侨商店加盖之公章方可购物;本证在县内华侨商店均可通用,购物不限日期,购满限额后由华侨商店收回;本证不得转借,遗失后不补发”……在一张侨汇证明书上记者看到,各种注意事项提醒侨眷们规范使用好来之不易的侨汇券。

  侨汇券的种类繁多,有工业品票、粮票、油票,还有糖票等。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侨汇证明书上还印着“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多寄侨汇,共同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等字样。“只有侨眷才有机会得到这样的票证”,朱奕毅说,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侨汇券也是华侨和侨乡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并且在增加国家外汇储备、促进侨乡生产发展、改善侨眷家庭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张侨汇券一段故事

  “这是我爷爷从新加坡给我们寄钱过来,银行发给我们的购物登记表。”揭阳人陈先生笑眯眯地说。记者看到,登记表上面写着“侨汇金额折合人民币8.54元”,时间为1959年10月,而陈先生一家因此能购到大米、糖类、食油、豆类、副食品等属于统购统销的物资。

  “凭着购物登记表,我们可以去华侨商店买东西,不少外面买不到的紧缺商品在那里可以买到”,说起侨汇券,陈先生娓娓道来,有些是他的亲身经历,有些是他听父亲讲述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爷爷当年到新加坡谋生,境况并不好,但他还是第一时间给家里寄平安批,向家人禀报平安,叮嘱家人保重身体,和睦相处,共渡难关,同时附上一点钱。

  今天,只要持有人民币和信用卡,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满足购物欲望。可是在当年,这是一种奢求。在很多老汕头人的记忆里,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即使有钱,无票券也难以购得所需商品。侨汇券给陈先生一家带来不少实惠和“特权”,这在当时让不少人羡慕不已。陈先生坦言,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但往事依稀记得,当年的购物场景仍历历在目。“以前买东西不仅要排队,还得拿着票证。”抚今追昔,陈先生感慨万千,在他看来,侨汇券不仅是一张张汇款凭证,而且是历史真实的见证。对年轻一代来说,则是了解家情、乡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专家点评

  1957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争取侨汇问题”的指示,正式推行“侨汇券”制度。随后,归侨、侨眷凭侨汇收入购买统销物资的政策在各地普遍实行。广东开设了华侨商店或侨汇物资专柜,向侨汇劵持有者供应商品。这一举措取得了“三赢”的局面,国家获得了宝贵的外汇,侨眷领取了生活的物资,侨胞履行了赡养家人的职责。这些侨户购物登记证是那个物资紧缺年代的见证物。睹物思情,让经历者有无限的感慨,也让后来者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作者:陈文兰、朱奕毅 发表日期:2021年09月0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