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千里寄“洋货” 乡情割不断

  对远在南洋的华侨来说,让家乡亲人生活安定,吃饱穿暖,就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远在他乡的华侨不但定时寄来批银,赡养亲眷,帮扶戚朋,还对家乡亲人的吃穿用度照顾得十分周全,时不时还会寄上一些国内没有的“洋货”,让亲人能过上舒坦一点的日子。侨批里所提及寄回家乡的物品,在如今看来很多都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有的还奇奇怪怪,但在那个年代,却犹如春风十里,暖人心怀。

  一份清单,30多种食品从“饱”到“巧”

  物质匮乏年代,最缺的往往是食物,很多家庭解决“吃得饱”的问题已经不易,更别提增加营养和零食了。因而,很多华侨都会给家乡亲人寄营养食品,改善家人生活。

  新加坡华侨黄自如于1960年寄给妻子淑纫的批信中写道:“承云拾一号收到叻寄邮江鱼干拾两,知之。但该邮费1.4元,此布。近状叻中江鱼价太贵,因被本坡人等抢买寄塘中之故耳。目下江鱼价每斤提高2.8元至3元,况且货罕也。此味候每月份当采寄一次,毋须挂怀。”

  侨批研究学者沈建华介绍说,江鱼是一种海生小鱼,味甜骨软,营养价值较高,晒成鱼干后可煎可煮,十分可口。在1960年国内经济紧张的年代,这是改善家乡亲人生活的餐桌美味。从信中看到,黄自如每月都会给家人寄上一份江鱼,而像他一样寄江鱼回家的华侨还很多,出现抢购的情况,以致江鱼求大于供,价格不断上涨,一斤江鱼价格比以前贵了2.8元至3元。

  记者在一份逸名华侨的寄物清单中看到,这位华侨用牛乳袋、纸板箱、铁罐各装了一大堆食品,有针菜、中木脯、沙鱼干、咸鱼干、虾米、鱿鱼、豆仁、腐竹、旦面、粿条干、瓜册、柿饼、牛乳、麦片等等30多种,从吃饱到吃“巧”,真是无所不至。

  10个麦粉袋,废物利用又环保

  除了吃饱,穿暖也很重要。华侨除了寄来布料、成衣、旧衣物外,还有寄回麦粉袋,让家人改装成衣服穿着的,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就叫“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华侨萧美泉给家乡儿子萧绍镇的侨批中就写道:“振炎叔婶回塘,有他带去之物,计麦粉袋10个,旧衣服83件……布碎一包、乌白线叁粒、手工针壹包、车针壹包……”

  沈建华说,在缺衣少吃的年代,每人每年仅有一丈三尺六寸的布证,是远远不够的。因而能收到从海外寄回的“洋服”,哪怕是海外华侨穿过几次后的旧衣,在家乡也是时髦得很。不过衣服也不是想寄就有得寄的,所以华侨也会帮家乡亲人想方设法。像这封侨批中提到的寄回物品中就还有布碎、针线,是给亲戚们缝补衣服时用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那个时代是常有的事。

  而这封侨批中最有趣的就是,所寄物品中还有10个麦粉袋。沈建华说,麦粉袋的用途,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不会明白,它是让国内的侨眷用来当作布料的,先将麦粉袋拆开,自己加染后制作成衣服。不过有的侨眷嫌麻烦,没有加染就直接做成衣服了,因而有时在大街上可以看到有的人身上的衣服印着“净重50公斤”或“尿素”等字样,现在说起来很好笑,可在当时大家都这么操作,却也见怪不怪。

  “牛乳樽”清洗,事无巨细操碎心

  华侨们解决了家乡亲人的温饱问题之后,就开始想着怎么为他们增加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质了。在侨批中提到的物品远远不止食物和衣服,像各种日用品、学习用品、药品、手表、电器等等,应有尽有。

  新加坡华侨郑续举于1957年寄给母亲的侨批中写道:“儿年底寄广来兄之物件内计凌干花布五块、乌川绸一块、万金油40罐、线纱五粒、刀片一小盒、纽扣一小盒、胡椒一斤。”国内物质贫乏,华侨连纽扣、纱线、刀片这种小东西都千里迢迢购买并寄过来,真是事无巨细为家人操心。

  华侨维精在写给老叔老婶的批信中写道:“欲与淑精妹的牛乳热壶和牛乳樽等物……欲冲牛乳与男儿食时应宜冲浓些,并有时宜拌些杂凉与他食之,食牛乳之后,牛乳樽宜洗清洁方可。”

  “牛乳樽”其实就是现在育儿常用的奶瓶。那个时代,华侨家庭的婴幼儿就已经可以通过喝牛奶来加强营养了。因为当时使用奶瓶喝牛奶并不普及,维精怕家人不懂正确的使用方法,还特别进行详细指导。交代每次调奶时要多放奶粉,调浓一点;喝奶多了会上火,要在奶中拌一些凉茶一起喝下;用过的奶瓶要清洗干净,保持清洁卫生等等。指导之细心,犹如亲临一般,关爱之情跃然纸上。

  【专家点评】

  在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3年的自然灾害,我囯人民的物质生活十分匮乏,而当时家有亲戚朋友在东南亚或港澳的都被视为有“南方窗”,是件幸运的事。这些家庭时不时会收到诸如大米、面粉、猪油、饼干、糖果等食品和一些鱼肝油、西洋参、B12等药品补品,收到这些东西的侨眷有时会分一些给邻居们,引来了众多羡慕和垂涎,这是没有经历过当年饥饿和贫困的人无法体验到的。

  至于有些华侨寄来针线纽扣、布碎、麦粉袋等零碎的东西,则是这些华侨自身並不富裕,但一听说家乡的亲友们一穷二白,便竭尽所能,把一些物品寄回祖国,救济亲友,他们无私的援助像一缕缕春风,暖人心怀。看到这些侨批,回忆往事,不由得让人感叹不已。 (沈建华)

作者:本报记者 许玉璇 文/摄 发表日期:2021年07月27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