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艺苑

“本无”下山


  潮剧折子戏《下山》,移植自昆曲《孽海记》中的《双下山》剧目。《双下山》包含了《下山》和《思凡》两出折子戏,戏与戏之间的剧情相互关联,《下山》中的小僧“本无”,守不住佛门的清规戒律,向往自由自在的世俗生活,趁师父不在山上,私逃下山,陌路相逢《思凡》中的小尼姑“色空”,两人同病相怜并惺惺相惜,互诉衷肠之后,情投意合结成了一对好夫妻。

  《双下山》戏风共同的特点,是比较轻松且曲词幽默,剧情既独立又统一。

  《下山》中小僧的名字叫“本无”,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意上是相通的。画家在这幅戏画中,精准定格了“本无”玩耍佛珠的片刻。

  一串佛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具,在演员手中,却变化万端。

  我看过陈鸿飞版的《下山》,他扮演的“本无”聪明十足,活泼有余:

  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左顾右盼,童心未泯,手中把玩的佛珠,前后上下翻滚作“科”,表示佛侣生活“虽清静但不轻松”。

  有一个动作表演:演员把佛珠圈成圆圈,放于眼前半尺见方处,右腿上弓步提升。画家抓住了这部分表演的精彩之处,把青春期少年的机灵和活力充分体现,同时也让这个小僧在时刻关注周边环境、寻找偷懒机会的动态,用静态方式予以定格,帮助观众更深一层理解人物。

  本无的唱白,交代了“自幼体弱多病,父母为保其命送上山出家的”,实属身不由己。

  长大了的他,并不喜欢寺院的生活,所以劳动热情并不高涨。他干活是属于任务式,做做停停,随时准备偷懒;当发现整座寺无人之时,干脆就不干活,丢下劳作的工具,在寺内四处游走。

  他闲逛之时猛抬头,看见神像的威严眼光,心里发虚,马上跪地叩头;掉头溜走,抬头又是神像,马上再拜;三十六计走为上,赶紧转往别处,跨过别殿门槛,迎面又是威严的神像,估计是高度心虚,这一次的叩拜有点深度,脚都软了,一扑扑倒,真正是“五体投地”。

  三见三拜,虚惊一场,演员的表演,入木三分,确实有些看头。

  戏画《下山》的用笔精炼,写意式的创作,寥寥几笔,一个小丑式人物的可爱形象,惟妙惟肖展现画端。

  远山重峦叠翠,此起彼伏,描绘寺庙藏于深山,远离人间烟火,寂寞清静的环境。

  一串佛珠圈在手中,些许疏离,似有若无,强化小僧的出家生活,无聊空虚。

  本无的脸谱造型,很有讲究,眼鼻梁中间的白粉块,画得圆润饱满,比较方正,使脸部变得诙谐幽默,还给他配上一对清澈明亮的眼睛,把未谙世事的青年男子,追求自由快乐的渴望与热切,生动传神地展现出来。

作者:□ 郑家三姐 文 郑少洲 图 编辑:蔡婷 发表日期:2021年07月24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