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魏启峰批局的兴盛之路

  魏启峰批局是潮汕地区著名的批局之一。其前身森峰启记1879年始创于揭阳县榕城镇(今揭阳市榕城区),原与汕头森峰批馆合资,后改组为魏家独资,陆续在潮汕地区创建启峰栈批局、魏启峰批局、万丰发侨批局,在香港创建榕记批局,在新加坡创建新峰栈批局,形成一个以经营侨批为主,兼营土特产的国际性金融网络。这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历时百余年,是潮汕地区经营时间最长的批局。据杨群熙先生《潮汕地区侨批业资料》记载,魏启峰批局鼎盛时期经办的侨汇年总额约占全潮汕地区的一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侨批业受到很大的打击。1939年,潮汕地区侨批转运中心汕头沦陷,使许多侨批局无法正常营业,因而停业或倒闭。沦陷前的1938年11月,万丰发侨批局受理批信3215件,至沦陷后的1941年1月,受理批信仅剩145件。沦陷区汕头的多数批局把大量侨批业务委托国统区的揭阳魏启峰批局代理。除潮安、澄海及汕头三县市沦陷区侨批照常直寄汕头外,其余各县暨潮安、澄海部分地方,一律迳托揭阳魏启峰批局代理。

  日军封锁邮路,常有飞机低飞扫射、轰炸,给侨批的解送带来极大困难,经由汕头的侨批邮路几近中断。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魏启峰批局负责人魏启和晓谕次子魏茂硕“以陆代海、以步代车、以山道僻径代公路通途”,并特别注意“开辟边界线”的战时抢汇长期规划。魏茂硕不负父望,在兴宁、梅县设中转站,承接从香港入境的侨批。时任万丰发侨批局经理的魏茂玉徒步冒险到兴宁发展侨批业。据统计,1941年11、12月,万丰发侨批局通过兴宁收寄的侨批数量1641件,在各批局中名列前茅。

  侨批经香港绕道兴宁才到揭阳魏启峰批局。下图是印度尼西亚坤甸和兴公司1941年11月4日寄出,经香港转韶关至兴宁,不经沦陷区汕头,直接转往揭阳魏启峰批局,于1941年11月27日到达的侨批,邮程历时23天。(蔡少明《中国抗战期间的侨批邮史》)

  1942年,魏基坚出任万丰发侨批局经理后,想方设法采用航空邮件将批信从印尼坤甸航邮香港,转飞珠三角沦陷区到韶关后,由国统区邮政陆路寄递到魏启峰批局设在兴宁的联号,再派批工秘密带至汕头万丰发批局,成功越过日寇的层层封锁线,将侨批分送到潮汕各地侨眷家中。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潮汕地区的侨汇多经银行或钱庄转驳至香港,兑换为国内可流通货币,再汇往目的地。香港的沦陷,使潮汕地区侨汇汇路中断。潮汕地区侨眷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断绝,生活陷入困境。1943年,潮汕地区又发生特大旱灾,天灾人祸,侨眷的生活雪上加霜。

  1942年,陈植芳先生和安南(今越南)几位批局经理冒险从中越边境的广东省东兴镇(今属广西),办理了寄往揭阳魏启峰批局,转汕头玉合批局林壬葵收的侨汇顺利解达,使各批局确信东兴汇路正式开通。侨批经由安南(今越南)到东兴镇,沿东兴汇路到达揭阳魏启峰批局,再转往潮汕各地。海外华侨闻悉东兴汇路开通,纷纷转汇到魏启峰批局,使所收侨汇激增。据统计,当时经东兴汇路汇往潮汕地区的侨汇,每月在越币1000万元以上,其中,有70%以上经魏启峰批局收转。

  东兴汇路开通后,各银行闻讯纷纷在东兴设立办事处,负责侨汇转驳业务。据《防城县志》记载,广东省银行于1942年在东兴镇设立办事处,隶属茂名支行。东兴汇路汇往揭阳魏启峰批局的批款,多数经广东省银行转汇。

  暹罗(今泰国)银信局的批款多以金条核算。这些批款有的在东兴兑换成现款,通过广东省银行汇往揭阳魏启峰批局;有的沿东兴汇路转往兴宁。魏启峰批局在兴宁设点接收,再由要员林干臣带枪从兴宁经丰顺、汤坑、玉湖一线,沿山路僻道,绕过日军封锁线,冒险解批款至国统区揭阳县榕城镇,再转往沦陷区汕头等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魏启和深知战争已使华侨和侨眷久未通信, 海内外华侨与侨眷互相牵挂,当时正是华侨急于汇款回乡心急如焚,侨眷急等侨汇度日望洋兴叹的局面。一旦战争结束,必定呈现两地急于互通消息,互报平安,华侨争相汇款回国的局面。而原来所委托汇款的批局,因战乱可能已经倒闭或停业,华侨首先要寻找可以信赖的新批局汇款,这是批局迅速发展的重要商机。为抢占这一先机,魏启和急命魏启峰批局整理回批。日本刚宣布无条件投降,立即面嘱儿子魏茂硕带着护照、证件等,火速赶赴海外发展侨批业。

  魏茂硕神速赴暹罗、新加坡、印尼,带着侨汇和福音回到汕头。侨胞争相通过魏启峰批局国外代理机构汇款回国,使战后头三年经办的侨汇年总额跃升至全潮汕地区的50%左右,被誉称为“潮汕的第二邮局”。魏启峰批局乘东兴汇路之势拓展业务,侨批事业再创辉煌。

作者:魏淑文 黄伟峰 编辑:方超 发表日期:2021年07月17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