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传家宝见证潮梅两地情

  本报记者  陈文兰  文/摄

  

  老物件

  背后的故事

  一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浓缩着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在梅州市民叶治雄家中,珍藏着一个木盒,里面装着一枚纪念章,这是其外婆曾友莲留给家庭的遗物。这枚纪念章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日前,在彬园警史馆,广东省集邮协会骨干、省级集邮展览评审员叶治雄向记者展示了这枚1959年颁发的汕头专区农业财贸群英会纪念章。虽然已经过去了62年,这枚纪念章依旧光彩熠熠。叶治雄仔细地端详着眼前的传家宝,一边轻轻擦拭一边讲述起它背后的故事。

  

  难忘的激情岁月

  “这枚纪念章是1959年颁发的,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时候,外婆光荣地当选为汕头专区农业、财贸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代表”,叶治雄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说,这个传家宝背后,记录着一段难忘的激情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妇女打破传统旧俗,投身于农业生产,倡导男女同工同酬,有效地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当年,叶治雄的外婆曾友莲年近不惑,是人们心目中的“女强人”。作为梅县石扇象村的村干部,曾友莲发挥着“半边天”作用,带领村民们自力更生,努力改善山村的落后面貌。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闭塞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百姓安居乐业。

  记者看到,这枚纪念章色彩夺目,整体是五角星样式,中间由圆形包围,里面镌刻制作时间1959以及耕田、太阳、麦穗等图案,正面下方印“汕头专区农业财贸群英会纪念章”字样,分外醒目、庄严。纪念章的背后有别针,镌刻着“汕头专区农业、财贸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纪念章”字样。这枚洋溢着时代色彩的纪念章,一下子将大家带回到那个火热的年代。

  时间的针拨回到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全国各地举行各种各样评选先进的活动。经过层层评优选拔,曾友莲光荣地当选为汕头专区农业、财贸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代表。1959年12月,汕头专区农业财贸群英会在汕头工人文化宫隆重召开,曾友莲作为先进代表出席会议并获颁奖章。

  

  传承传统好家风

  至今,叶治雄还清晰地记得,妈妈跟他讲外婆的故事时,经常会提到,当年为祝贺农业、财贸群英会的召开,表达全市人民对出席大会代表的崇高敬意,中共汕头市委、汕头市人民委员会于1959年12月12日晚在汕头中山公园举行游园晚会,内容丰富多彩,有潮剧、山歌剧、越剧、电影、歌舞、曲艺、杂技、游艇、菊展等。

  “外婆把这枚珍贵的纪念章送给我妈妈,妈妈后来又把纪念章送给我,嘱咐我要传承革命精神”,叶治雄动情地说,妈妈想外婆的时候,就会拿出纪念章来看看。60多年弹指一挥间,正是无数像曾友莲这样聪慧、进取的女性,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引领贫困山区的人们唱响发展之歌。

  “一枚纪念章,就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叶治雄说,纪念章是祖辈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它背后的故事是红色土地的烙印,是社会变迁的见证,更是良好家风的传承。他会把它当传家宝交给孩子,在老物件中找到情感共鸣,重温那段苦难辉煌的历史,感受前辈的初心,铭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潮梅一家亲

  一件旧物,代表着一个年代,其中珍藏着祖辈父辈们的生活经历,带着历史的印记流传至今。历史上,汕头专区是广东省一个地区行政区域,行署驻汕头市,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汕头、梅州、潮州、揭阳、汕尾5市。“1960年9月,我妈妈从梅县农业学校中专毕业,和同学们一起奔赴急需农业干部的潮汕平原,到海丰农业局工作”,叶治雄说,几年后,妈妈因为梅县专区分设而调回梅州工作。

  采访中记者获悉,改革开放以来,集邮以其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已成为社会各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年逾七旬的叶治雄是资深集邮人,经常往返于梅州与汕头,与邮友交流分享,参加邮品展览活动,深深地感受到“汕梅一家亲”。

  “近代以来,潮梅是一家,到现在两地人民交往频繁,士农工商和睦相处”,市彬园警史馆馆长朱奕毅认为,从时间和文化溯源,我们可以一路寻找到遥远的中原。在这江水依依、水土肥美的韩江腹地,潮汕人“靠海吃海”,刻苦耐劳;客家人“靠山吃山”,勤俭重学。不管是下游的潮汕人还是生活在韩江上游青山之上的客家人,同样一路风雨,传承中华文化,孕育韩江文明。

作者:陈文兰 编辑:方超 发表日期:2021年07月15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