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小公园开埠区焕发新活力

保育活化老城 延续历史文脉

  小公园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寄托着海内外潮人的乡土认同感,小公园保育活化也牵动着无数潮人和广大市民的心。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视察期间,作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等重要指示。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遵循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原则、整体性保护及区别对待原则,坚持修旧如旧,修新如旧。全力打造联结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为汕头“以特区之为谋特区之变”集聚人气、凝聚人心。同时,聚焦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区域休闲目的地、城市消费目的地,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让新时代的汕头重焕文化风采、重现活力。




“八个一批”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小公园开埠区于2017年启动首期修缮改造工程。经过保育活化,汕头小公园开埠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店铺林立,人流如潮,文化惠民活动在独具一格的中西合璧骑楼建筑群间上演。今年初,我市制定出台了《汕头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实施“八个一批”工程方案》,并提出以小公园开埠区为重点,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护商埠文脉统一起来,采用“分片实施,重点示范”的策略,分步以街区为修复单元,循序渐进开展活化利用。

  阶段来,结合“八个一批”工程,我市在小公园开埠区的保育活化过程中,通过建设一批馆,全面立体展示汕头历史文化和人文形象。深入挖掘南粤“左联”、中央红色交通线等红色文化,重点推进适宜楼遗址及侯祥麟故居、“火焰社”通信处旧址等保育活化,串珠成链打造红色革命遗址精品路线。加快小公园专题博物馆群建设,加大博物馆免费开放支持力度,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近期,重点做好对“火焰社”通信处旧址进行加固修缮布展和郑正秋蔡楚生电影博物馆开建落成项目。通过加固修缮“火焰社”通信处旧址,布设以左联红色文化为主题,火焰文学社和《火焰周刊》为主线的专题展馆,展示潮汕青年文学作家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以及左联烈士冯铿成长历程,展现潮汕青年文学作家为推动潮汕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作出的贡献,同时延伸展示二十世纪初汕头报业盛况。进一步推进小公园历史街区保育活化和小公园专题博物馆群建设,加快安平路东段修复活化。对位于金平区安平路46号的蔡楚生电影史迹馆进行原址升级,将其周边1至2栋历史建筑扩大为博物馆范围,增补对“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生平及成就的系统性展示。完善博物馆配套设置,配置高品质怀旧电影放映、演示、档案场室,把电影馆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的主题博物馆。成为开埠文化叙述轴和开埠文化旅游线上的核点、热点。

  在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过程中,我市除了通过修缮破旧建筑、开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壮大其“筋骨脉络”外,也围绕中山纪念亭等核心地标,有机融合了非遗展示、非遗文创活化、美食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元素,打造“民俗特色文化”经济圈,并通过“戏亭印象”等文化惠民活动,逐步树立起小公园的经济文化品牌,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精神生活及消费业态,让汕头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去年国庆假期,国庆中秋嘉年华系列活动带旺小公园开埠区的客流。特别是去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考察调研期间,深入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步行察看了小公园开埠区街区人文历史风貌,同群众亲切交流。此后,许多市民游客纷纷慕名前往小公园开埠区,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汕考察路线。

  每过一段时间,市民游客来到这里都能发现新的玩点,也让市民游客有了一次次重游的兴致。今年,在小公园开埠区安平路37号和39号,新建成开放的非遗体验馆成为市民游客近距离体验汕头非遗魅力的好去处。在这里,很多传统的工艺,跟随潮流不断改进表现形式,在日常用品、摆件中进行创作,制作成工艺礼品,让游客不再发愁买不到极具潮汕特色的礼品。小公园开埠区骑楼林立,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甚至吸引了电影剧组,电影《暴风》在此取景拍摄,剧组布设的各式“民国风”的场景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打卡拍照。

  

保育活化让汕头开埠区重焕异彩

  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又称小公园亭,坐落在汕头开埠区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交汇处,占据了汕头开埠区小公园街区的中心位置,是上世纪30年代初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三莅汕头而建的纪念亭。1969年,亭遭拆毁。1985年园林部门在原址重建假山、喷水池,植种椰子树、鱼尾葵等乔木和灌木,作为街心绿岛。1997年升平区鮀岛建筑公司重建“中山纪念亭”。不过,随着岁月流转,曾经繁华的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也在城市中心日渐东移的发展进程中逐渐落寞。亟待被重新“擦亮”的小公园开埠区,终于在2013年迎来了“新生”的曙光——当年,汕头市提出《关于立法保护我市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风貌的议案》,拉开了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的序幕。

  2014年6月,《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保护条例》开始实施,小公园开埠区的保育活化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7年,汕头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审议市人民政府提请的议案,同意批准《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划》,并启动小公园开埠区首期修复改造工程,也就是俗称的“三环三线”修缮工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用“绣花功夫”陆续完成了中山纪念亭、南生百货大楼、红色交通线等特色建筑以及大面积的骑楼、建筑、街巷的修缮,并且对外开放了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汕头市文化馆、老妈宫戏台等文化场所,进一步赓续传承城市文化根脉,整体打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

  今年初,我市制定出台了《汕头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实施“八个一批”工程方案》。

  今年7月,“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历史文化街区”“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西堤历史文化街区”被评为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各项保育活化工程的持续推进,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成为一座文化地标,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往打卡。在此基础上,我市以顺昌街区300多栋建筑的修缮保护为示范,循序渐进推动全国最大骑楼群——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

  据了解,顺昌街区位于小公园开埠区内,东南临升平路,南临外马路,西临国平路,包含行街、打锡街、顺昌街、打石街、佳荣里、新关街、水仙宫巷、台湾左巷、右巷等街道。据顺昌街区设计方负责人许伟广介绍,顺昌街是小公园开埠区中最为多元化的资源集聚片区,片区内散布着市民公所、光明公寓、集祥酒楼、荷兰开健洋行、老妈宫戏台等多个重要历史建筑,并且还有大岭东日报社,中共潮梅办事处等红色文化建筑。本次改造方案设计延续了规划设计中三街一轴的基本框架,本着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设计原则,对小公园内的建筑进行大量的照片采集,实地勘察,分类整理出一套小公园建筑基因库,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通过建筑修缮,景观更新,加入公共艺术装置、标识系统、灯光互动、遗址公园等元素,多维度地把顺昌街区构筑成一个集中汕头地方性文化,具有丰富体验感的历史街区。




商家游客盼小公园再添魅力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汕头小公园再次成为了汕头文旅市场的“流量担当”。在小公园开埠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红色景点和文化场馆;在手机客户端上,经过保育活化的特色建筑群在社交软件平台上频频亮相。汕头小公园关注度持续升温,折射出的正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所盘活的全新魅力。

  “几年前我来过一次,如今再次来小公园,看到变化真的很大。”从广州来汕头旅游的刘先生表示,短短几年,小公园的变化翻天覆地,街区骑楼完成修缮、商业氛围日渐浓厚、秩序管理井井有条、八方游客络绎不绝,期望未来这里再添新的文化元素、美食餐饮,让游客的游玩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不少商家看重小公园的人流,在这里开起店铺。店员侯女士表示,小公园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特别是夜晚的街区灯光璀璨,经常举办的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带旺人气,也给开店做生意的商家带来了商机。她认为,随着保育活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小公园开埠区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好,希望大家齐心协力,维护整洁有序的环境,共同保护老城。

  丹尼丹纳咖啡烘焙主管蔡先生表示,小公园进行保育活化以来,每过一段时间这里都会有新的变化,越来越漂亮的小公园引起汕头市民和海内外潮人的极大关注,成为旅游热点。今年8月,为协同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丹尼丹纳还和金平区图书馆共建“粤书吧”,成为我市首批且首个投入使用的文旅融合“粤书吧”试点单位。蔡先生表示,希望小公园开埠区的保育活化工作能够顺利进展下去,让这里有更丰富、更有活力、更年轻化的业态,打造成汕头的城市名片和旅游首选目的地。


  本版撰文摄影 本报记者 林蓁

编辑:蔡婷 发表日期:2021年10月13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