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艺苑

冤了“陈世美”

  《秦香莲》是一出苦情戏,讲述的是秦香莲与陈世美之间的爱恨情仇,歌颂了秦香莲的不折不挠、王延龄的耿直善良、韩琦的舍生取义和包拯的无私无畏,鞭挞陈世美的忘恩负义、皇姑的飞扬跋扈和国太的助纣为虐……

  戏画《爱恨情仇》承载着深刻的艺术内涵和现实意义,包拯的背后,是权贵压顶,是民间疾苦,所以包拯高高举起的手指,微微发颤,他用“天大祸事我担承”的一段唱词剖白了心声,并下定了决心,舞台上的一句“开铡”,铿锵有力,包公最终铡了陈世美,让正义完胜!

  再回看戏画中,不起眼的两个小人儿,春哥和冬妹,柔弱无助地依偎在母亲身边。本来是无忧无虑的年龄,脸上却失去了天真无邪的笑容,经历了饥饿,经历了跋涉,经历了恐吓,年幼的妹妹,大半个身子扑入了妈妈的怀里,稍大的哥哥,一手扶着母亲的腰部,一手试图抓住母亲的臂膀,希望给她力量。

  秦香莲,本来是柔弱的农妇,但在儿女面前,她是力量的化身,她用勇气和行动,向儿女和世人证实了邪不压正的公理。

  包拯主持正义,秦香莲冤仇得报,陈世美难逃一死,一切皆大欢喜,但有一个人,其实很冤。

  他,就是人见人恨的陈世美。

  戏剧中的陈世美,乃“湖广均州人氏”,翻寻了《均州志·进士篇》,查证下来确有“陈世美”其人,但却不是生在宋朝,而是生在清代,他身上也没有“忘恩负义”的劣迹,那他为何会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呢?

  据相关记载,陈世美是均州人,乃顺治八年中的辛卯科进士,甚得康熙皇帝赏识;他在贵州为官时,职高权重,因而屡有亲朋好友求助,谋求一官半职,初期他都尽力帮助,后穷于应付,乃吩咐家人予以谢绝;有昔年有恩于他的同窗胡梦蝶,投靠遭拒,顿生报复之心,转而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弃妻灭子、忘恩负义之事,凑在一起附加在他身上,编成戏剧《秦香莲》,请戏班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对他进行诋毁;因该戏剧情动人,观众喜闻乐见,便逐渐流传下来了。

  虽然说宋朝的包青天,铡了清朝的陈世美,年代混乱,是一段无头公案;但一出《秦香莲》,却是经典好戏,“陈世美”变成了“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也让走下舞台那个扮演“秦香莲”的童伶,倍受世人怜爱,讨“咸菜”都讨到了大大个的菜心。

作者:郑家三姐 文 郑少洲 图 编辑:蔡婷 发表日期:2021年09月04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