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 南澳

南澳: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锚定“五大定位” 文旅体融合发展

  全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示范县、广东省旅游度假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天的南澳,一张张生态旅游名片熠熠生辉。

  天蓝、水碧、沙白、林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汕头南澳县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翻开南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篇章,一组数据让人看到了近几年南澳的辉煌与巨变:2016至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4%。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57亿元,比增1.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9亿元,比增4.6%;农业总产值23.08亿元,比增1.6%,是唯一一个全面完成市下达年度经济指标任务的区(县),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在全市各区(县)中排名第一;财政支出首次突破20亿元,达到22亿元。

  党的十九大以来,南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1+1+9”工作部署和“1146”工程,围绕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谋划并推进县委“1145”总体工作安排,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文明创建成果显著,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奋斗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近年来,南澳县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巡视整改,扎实开展县委巡察工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和乡镇体制改革,承接推进24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加强干部履职能力、党性和作风锤炼,在全市首创对受处理公职人员进行“回炉再造”。深化“五大工程一机制”,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突出党建特色,首创“海上党建”模式受到省市肯定。强化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政治生态全面优化。

  文旅体产业融合成效凸显

  不少经常到南澳旅游的市民游客都有这样的感受:以前来南澳旅游都要排着长队搭乘轮渡上岛,经常是要看着天气来规划路线,能走的景点也就几个,而今自驾车经过南澳大桥就能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选择一间当地的特色民宿住下,充分感受南澳独特的海岛魅力。

  近年来,南澳县坚持旅游产业主导地位,推动旅游与体育赛事、历史人文、渔农产业、休闲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建共享的“大旅游”格局加快形成,2020年成为汕头首个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年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稳步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建成青澳美丽海湾、海丝文化广场、启航广场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启动前江水上娱乐旅游体验项目,开通环岛旅游观光船、环岛旅游观光巴士,格兰云天、维也纳国际酒店投入使用,完成环岛景观、智慧停车、旅游公路、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一部手机游南澳”小程序启动上线并入驻“粤省事”大数据平台,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三位一体体系初步形成;民宿行业逐步向连锁品牌化、服务规范化发展,生态旅游服务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海岛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关数据显示,“南澳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16至2020年,通行大桥入岛车辆713.74万辆,是27年来轮渡总运量的两倍,进岛游客、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六年荣获“广东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称号;2020年“五一”“十一”假期首日,南澳生态旅游区均成为广东唯一一个进入全国人流指数前五的景区,比肩西湖、泰山,荣登央视新闻,高居“马蜂窝”和“去哪儿”旅游大数据榜单榜首;2021年“五一”期间,入岛人数累计30.4万人次,同比增加58%,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加89.89%,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实现了南澳旅游从观光型向体验型的转变。

  南澳县还积极探索“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旅游体育示范县初显成效,“十三五”期间共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和活动83场,有效带动淡季旅游业发展;旅游与传统渔农业进一步融合,乡村生态游成为新热点,3条路线分别入选广东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森林旅游特色线路;文旅融合有效推进,2条路线入选2020年汕头市十大文旅精品路线,“南澳Ⅰ号”陈列馆、渔民公馆、总兵府、抗日纪念馆等成为了解研究海商、海防、红色文化的旅游胜地。

  民生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南澳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扶贫、卫生、教育、社会治理等各项民生事业,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202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6万元和1.42万元,2016至2020年年均增长7.6%和8.9%,部分村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1.85万元,年增长为15.6%;全县民生类支出12.81亿元,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由2015年的70.9%增加至2020年的83.7%。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696户1848人全部脱贫,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其中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4万元,增长达35.4%。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南澳县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社会事业取得多项突破。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养老和企业职工养老扩面征缴工作稳步推进,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住院医疗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基本实现全民医保,面向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残疾人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率先在全市为全县持证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历史遗留的社保欠费问题也得到了初步解决。

  南澳县还通过广东省卫生县城复审,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广东省健康促进县;实现南澳县医疗机构整体由汕头市中心医院合作托管,有序推进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县人民医院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县残疾人康复中心、120急救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岛内“15分钟急救圈”构建成形;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推进一批公共卫生和防疫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公共卫生预防和应急管理进一步提升,获评“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先进县”。

  获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县”复评暨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督导验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100%并全部通过复核。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平安建设

  平安,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期盼,也是社会发展繁荣的保障。近年来,南澳县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平安细胞”工程,全面完成“雪亮工程”建设任务,连续四年获全国信访“三无”县,为南澳创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组数字就是最有力的证明:2019年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分别位居全省138个县(市、区)第一和第二;在全省2020年度第三方测评138个区县中我县扫黑除恶群众满意率第5名、群众安全感第8名、政法满意度第14名。

  法治南澳建设和乡村治理取得新进展,创设“互联网+”巡回法庭,两家社会律师事务所挂牌成立,46个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2020年中柱村入选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后宅镇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4个村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军地共建深度融合。南澳县女子民兵连建设被广东省军区作为宣传培养重大典型、登上央视,被评为2018-2020年度广东省文明单位,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国防后备力量单位。南澳县妇联被列入广东省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先行点。

  文明创建持续改善城乡环境

  在南澳县,因从空中俯瞰酷似羊而得名的羊屿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该村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的羊屿村道路狭窄、坑坑洼洼,近年来美丽宜居乡村环境的打造让羊屿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大地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南澳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总评分位列粤东片区30个县区第四名、全市第一名;完成全部村庄规划编制,完成“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权属调查工作,做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集镇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加快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云澳镇、后宅镇羊屿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后花园村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广东省文明村镇”“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汕头市文明村”称号,三澳村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南光村获评“广东省文明村镇”。

  与此同时,南澳县还大力实施交通秩序整治行动,2021年以来共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7269宗,目前全县的41个劝导站和3个交管站均已挂牌并实现实体化运作。南澳大桥治超卸货场建成投入使用,市容“六乱”得到有效治理,城乡秩序和海岛形象明显提升。

  

  启航

  

  打好特色牌 建设花园岛

  今年3月份,省委、省政府在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汕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意见》中,对美丽海湾南澳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文旅资源挖掘等方面都多次提及。围绕五大战略定位的“作战图”,南澳县已经谋划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特区”新思路新举措,一张发展新蓝图正款款绘就。

  构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旅游业是发展前景最广阔的产业,也是南澳县的主导产业。南澳将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汕头新的历史使命,精准对接国家、省委、市委“十四五”规划的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各项工作,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主动对接“双区建设”,用好深汕深度协作平台,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辐射和旅游相关产业转移;把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在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森林康养、乡村振兴、生态、海洋等多个方面谋划示范性、引领性项目。同时,坚持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争取申报海洋型国家公园,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培育发展高端现代渔旅产业,加大力度发展冷链物流业;积极培育涉海高端服务业,开发海上休闲旅游项目,大力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推动南澳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花园岛

  我市是第一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的明显成效。南澳将坚持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全面深化“政银企”合作,真心真情当好企业“店小二”,全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全面提高应急救援、三防和森林防灭火等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争当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排头兵

  南澳将坚持旅游产业主导地位,打好特色牌,推动旅游、文化、体育深度融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获得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广东省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引进高端度假酒店,打造高端旅游度假区,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管理服务基地、海上旅游、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借助“粤省事”大数据平台,全力推广“一部手机游南澳”智慧名片。突出文旅体融合发展,以承办亚青会比赛项目为契机,从资源共享、知识融合、产品开发、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不同领域和方面创造产业融合条件,助推形成多路径、多层次、全方位的“体育+文旅”产业融合路径。深度挖掘南澳海商海防海丝文化、南宋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深度打造“南澳Ⅰ号”文化旅游项目。

  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对标绿色宜居,南澳县将巩固提升广东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创建成效,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探索开展碳排放交易;高效推进广东省万里碧道、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林业新兴产业;大力实施岸线整治、山体修复、植被复绿、林分林相改造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高站位高效率推进农村规划、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房建设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和示范带,确保在今年完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带(环岛南线)建设工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湾长制”“路长制”,推进实施“林长制”;启动青澳湾污水处理站和深澳镇污水处理站扩容建设,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工做全面展开,全部用于河道补水、道路冲洗、绿化浇水以及农田灌溉等,利用率达到100%;推进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实现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南澳县对标聚侨惠民,将结合做好“侨”的文章,推动与台湾在经贸、文化、旅游等多领域交流互动,用足用好2021年3月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批准南澳前江为第五批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的对台小额贸易点、放开船舶吨位和交易金额限制的重要政策,以对台小额贸易带动旅游、商贸、消费、物流等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开展“粤菜师傅”、农村电商等技能培训,健全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探索旅游产业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路径,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在南澳落地建设;深化与汕头市中心医院的医联体合作,全面铺开国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试点工作。全力推动南澳县一网供水改造工程,升级引韩供水管道设施功能,切实保障全县供水饮水安全;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特色渔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新型业态;加快推动国家和省两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促进农村电商“全产业链”发展。

  

  亮点

  

  山顶渔村党委:

  传承红色基因 抓党建促发展

  南澳县后宅镇山顶渔村是纯渔业农村,这里曾是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开创的重要红色根据地。近年来,山顶渔村党委以抓教育促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成立渔民党支部,对本村从事渔业生产工作的党员统一进行组织管理,实现渔民党员学习教育等党内生活“海陆衔接”,织密党建“红色网格”,全面加强村党组织基层组织建设。

  山顶渔村党委还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探索实施“红色文化+乡村旅游+渔业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延伸产业链等方式,把村传统的渔业生产与现代特色渔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集观光、体验、科普为一体的特色休闲渔业,进一步帮助渔民提高经济收益,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山顶渔村依托村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文化底蕴,坚持深度挖掘、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合理规划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省定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综合整治、公共设施建设等一批村重点项目,对南澳“渔民公馆”执行委员会旧址进行整体修缮,并配套内部展陈,建成全县第一个市级党员教育基地——渔民公馆。

  深澳镇后花园村党支部:

  带村民富起来 让环境美起来

  发挥组织示范作用,引领农村党建正确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支部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以党员为单位,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村民配合参与“三清三拆”工作,全面改善村庄环境;全面完成新农村示范片村庄整治项目的建设。

  以党建引领村建,让村民富起来。党支部将“茶叶+旅游”确定为后花园村发展路子,党员“先行先试”,逐步带动全体村民围绕党支部既定发展路线稳步前进。先后建成生态乡村旅游区、助农服务中心,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0人已全部实现脱贫。2020年底,后花园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85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

  以党建促乡村治理,让环境美起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先后开发建设了“海阔天空”“龙潭瀑布”“百年中华楠木群”“茶园观景平台”等绿色生态旅游景点,同时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渐探索出茶旅结合的生态发展之路。

  

  声音

  

  余泽辉:

  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

  夏日的南澳岛青翠欲滴,走进深澳镇后花园村,村道平坦整洁,房舍干净整齐,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空气。曾在外工作多年的村民余泽辉看到曾经落后的村庄大变样,在南澳县团委的号召下,毅然回到家乡,开启了自己的返乡创业之路。

  谈起返乡创业,余泽辉坦言是缘于2011年南澳县团委组织的青年创业宣讲会。当时,他聆听了有关青年创新创业的故事,备受鼓舞。于是,2012年,余泽辉依托后花园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村里种起了50亩左右的自然生态茶园。经过广东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的发展指导下,他与其他村民也开始在后花园村实施茶叶富硒计划,目前茶叶的硒含量已经超出国家标准。

  近年来,通过团县委、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的引荐,后花园村和潮汕茶叶研究院进行合作,每年都会举办茶叶培训、茶文化宣传,还邀请专家来指导茶叶的种植、加工。这几年来,后花园村的茶叶在品质上有较大的提升,而茶叶的前景越来越好,也带动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后花园村的茶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朝着美好的方向步步推进,几年来村里的经济都在稳步的提升中,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余泽辉笑着说。

  看着繁花似锦、环境优美的后花园村,余泽辉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余泽辉坚定地表示,将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农村、发挥带头作用,为南澳建设美丽海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农民的生活变好了,收入增多了。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青年,我要不断努力奋进,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与众多农民群众发出最真挚的祝福,愿我们的党青春永驻,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余泽辉

  李明凤:

  海岛女民兵 志愿为渔民

  现年68岁的李明凤是土生土长的南澳县后宅镇山顶村人,敬业、精业、乐业的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踏实做好每一次志愿服务工作,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情操为党旗增光添彩。

  16岁参加大队民兵工作,18岁加入女炮兵排,20岁担任炮兵排排长,李明凤在守卫海岛中履职尽责,帮助解决当地的不少困难。退出女炮兵排后,李明凤与同为中共党员的丈夫结婚,保卫国家、坚守海岛的初心始终不变。她一直热衷于社会工作和村的公益事业,担任当年炮兵排姐妹团和山顶村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积极参加县妇联、县老干局等各级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

  在生活中,李明凤与丈夫始终教导子女要爱国爱党,不仅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要以军魂铸家风,传承优良品德。在他们的影响下,两个儿子先后参军入伍,退伍返乡就业也依旧保持着吃苦耐劳、热情待人的军人本色,传承爱国、爱党、拥军等优良家风。

  “我曾在贫苦中煎熬,是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带领着我们一家人走向幸福。”李明凤激动地表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这不仅是一代人的幸福记忆,更是我们奋勇前进的动力。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继续辛勤耕耘、勇往直前。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将用心用情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李明凤

  本版责编 陈绮明 校对 单毅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柯晓 陈史 林鹏

编辑:小编 发表日期:2021年06月28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