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提升“三度”,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汕头市正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施创建平安幸福汕头“六大工程”,深入开展“平安·幸福”村居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这与当前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笔者认为,要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村民的期望度、认同度和参与度。

  一、精准描绘村民幸福蓝图,提升村民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期望度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村民的需求

  全面了解村民的需求是精准描绘村民幸福蓝图的基础。村民需求,简单来说就是村民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类型各异,有长期的,也有紧急的,有关键性的,也有可选择性的。不管哪种需求均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才能精准把握。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当前各地都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才能倾听到村民的呼声,体会到村民的疾苦,关注到村民的需求。

  (二)以村民需求为基础,精准描绘村民幸福蓝图

  村民需求是村民幸福的源泉。在村民需求基础上描绘的村民幸福蓝图,才能得到村民的认可,得到村民的拥护与支持。在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以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为基准,不断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村民的关键需求,将有效提升村民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期望度。

  二、引领村民创建幸福村居,提升村民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认同度

  (一)强化乡村成片区域规划,让幸福能够切身体验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指数是衡量幸福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积累社会财富,不断提高村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是提升村民主观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以及幸福指数的必要条件。各地应依据各村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的特点,从村居最突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梳理确定各镇村的发展方向和定位,科学统一进行成片区域规划,统筹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以及生态系统保护,因地制宜做好专业区域以及特色村居的建设。

  (二)做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幸福能够直观感受

  汕头作为带有大片农村地区的经济特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内生动力不足,乡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村内设施存在短板。在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时应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完善村内道路硬底化建设,深入挖掘村庄特色和优势,统筹古驿道、绿道、碧道建设,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升改造旧村居、旧街巷,合理规划和建设一批社区体育公园和口袋公园、小广场、小球场等,打造更多类似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的美丽宜居村,让村民能直观感受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的内生动力,从而认同和支持乡村的高质量发展。

  三、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提升村民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参与度

  (一)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乡村集体产业发展

  党建引领是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党建引领,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打造集体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推动乡村集体产业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夯实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是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该村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断取得新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一系列殊荣。该村近期委托北京大学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以“潮风水韵、耕梦东华”为主题对全村的建设项目进行近期、中期和远期合理布局,并与深圳前海海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汕头市耕梦家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将闲置资源转化为产生经营效益的资本,让村民变股民,按照“确权定股”的模式将村级集体资产量化为村民持有的股金,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二)打造乡村产业集群,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产业振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关键所在。在加快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方面,各地应引导差异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与优势的农业产业集群,深入挖掘农产品产业价值,全平台全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营销、旅游以及品牌宣传的融合创新,引导村民参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形成传统种养业、绿色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与专业镇、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聚集资源,推动农业精细化、品牌化、园区化发展。

  潮阳区金灶镇四季瓜果飘香,远近闻名。然而,该镇水果产业发展仍然面临标准化程度低、品牌意识不强、流通加工能力滞后等困境。深圳对口帮扶驻村工作队经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该村水果产业的底数,协调科研单位把脉支招,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补短板,建设金灶镇特色果品交易中心、东里农贸综合体,打造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补齐金灶水果产业缺失拼图,完善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的产业链条;以杨梅串联起“金灶乡村旅游线路”,推动金灶“绿色农业+休闲采摘+观光旅游”农文旅整合发展,推动金灶水果产业迈向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金灶镇落地见效。

  (作者单位: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 罗绍明 发表日期:2023年08月17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