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非遗”融入地方高校美育促进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积极探索民俗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美育的途径,助推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一、推动潮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潮汕的民俗文化,是潮汕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的文化源流和岭海兼具的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决定了潮人群体的文化心态各具特色,既阳刚,又阴柔,这种禀赋体现在民俗文化中,很是突出,像潮汕大锣鼓、英歌舞,威猛粗犷,阳刚气十足;而潮剧、工夫茶,则精致玲珑。潮汕人的民情风俗,为世人耳熟能详,有大海的地方就有潮声,几乎随处可见潮人文化的踪迹。海外潮人对故土的眷恋情结,魂牵梦萦的一个内容,就是故乡的民俗文化。

  今年的英歌舞“火出圈”,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省级媒体系列报道“广东非遗的海外踪迹”中,专门讲述了英歌舞在泰国生根,融入当地衍生出新品的故事。英歌舞根植于潮汕大地,尽管各地类型略有区别,但是其所蕴含的大方豪迈、英勇无畏跟潮汕文化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文化特质具有一脉相承的特性。截至2022年,汕头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有160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4个,省级项目51个。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好好传承下去。要发掘研究传统民俗活动的深刻内涵和现代价值,积极为潮汕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建言献策,推动潮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加强对潮汕文化的传承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活化利用。

  二、发挥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引领作用

  地方高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的多种功能,其中之一就是传承和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方高校扎根于地方社会,无论是硬资源还是软环境,无不受地方的影响且极具地方特色。将民俗文化融进地方高校的课程教学,融进美育教育,将从更高的层次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的发展。

  高校美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等使命,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美育教育。民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民俗魅力,丰富审美知识,还能结合青年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参与民俗实践,拓宽审美视野,突破传统美学教育的单一化、文本化教学体系。就拿潮汕民俗来说,很多民情风俗、节庆活动,如节庆活动中的英歌舞、双咬鹅舞、麒麟舞,生活习俗中的猜谜、剪纸、唱潮剧、喝工夫茶等,都是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好好传播出去。地方高校的美育教育要善于发挥区域所承载的本土民间文艺特色,使大学生能够更多地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美”的色彩,不断提升自己对“美”的感受,加强美育鉴赏能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做好美育教育工作,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探索民俗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美育的途径

  要积极探索高校美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比如开设特色课程,整合文化资源,营造美育氛围,建设美育文化基地,开展主题文化活动等等。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需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把美育课程与非遗文化传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工匠精神、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如把英歌舞融进舞蹈、体育专业课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潮汕英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价值,掌握英歌舞“槌花”“对打”的技法,以手腕力量划圆为其动作的原理,能围绕民间英歌舞的经典动作、造型、套路进行初步创编或演绎,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拼搏奋斗精神。将民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之中,学生感受民俗文化之美、体验民俗文化之魂,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搭建交流平台,打造一支由非遗传承人、民俗学教师、民间艺人等构成的专兼结合协同发展的师资队伍。在保证课程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的同时,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优势。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开拓大学生视野,近距离接触民间文艺、熟悉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当中的继承与发展。此外,以美育课程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传承模式的实施还要建立美育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促进高校美育教育课程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本文为市社科联供稿

作者: 杨映红 发表日期:2023年07月25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