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赓续中华民族血脉 传承侨乡文化精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新时代侨乡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理论意义,焕发地方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讲话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大量基于长期生产生活实践而形成并保存下来的民间民俗、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凝结着人民群众伟大的人类智慧、古朴的信仰体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价值观。在潮汕地区,一大批工艺精湛、特色鲜明的潮汕传统技艺代代相承,大量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和节庆仪式至今仍原汁原味地在民间流传,比如优美生动、独具魅力的潮剧艺术,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潮汕木雕,烹饪精细、讲究时令的潮菜佳肴,英姿飒爽、刚劲有力的潮汕英歌舞等等。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也开启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展现出极具韵味的文化魅力和时代风采。

  准确把握“五个特性”的丰富内涵,铸牢海内外华侨华人共同体意识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优势。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才能正确理解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而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侨乡文化,从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和现当代,潮汕持续不断地有大规模的潮人族群“下南洋”,东南亚地区成为最主要的潮人移民地,侨批侨汇、侨资侨智也绵延不绝地流向潮汕侨乡。当前,国家级的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正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构建起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聚集发展创新平台,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新路。作为新时代侨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侨乡侨务工作积极引导华侨、归侨、侨眷致力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维护和促进中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遍布世界各地的1500万潮汕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出和合共生、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同时也以团结互助、海纳百川的精神品格,持续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推动潮汕侨乡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中,充分挖掘和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精髓。铸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层基因密码隐藏于悠久深厚的中华文化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创造的当代文明,既是中华文明新形态,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要以侨乡文化创新性发展赋能潮汕侨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汕头坚持以“绣花”功夫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以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侨乡文化传承创新,以“绿美”“文明创建”等工作提升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文化形象,以聚数联侨汇侨培育数字经济和数字创意产业,同时依托华侨试验区、侨梦苑、“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南粤侨创基地等涉侨平台,全力推进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积极打造全球潮人精神家园,使潮汕侨乡成为海内外华侨华人“寻根”“铸魂”“圆梦”的心灵故乡,将汕头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为有效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面融入民族复兴大局贡献地方力量。

  (作者系汕头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汕头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本文为市社科联供稿

作者:周洁 发表日期:2023年07月18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